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论文 > 正文
自考攻略

山东自考论文范文高中地理图表解读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1-06-01 14:28:57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山东自考论文范文-高中地理图表解读能力的培养
 
[摘要]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精粹,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对图表的解读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教会学生解读地理图表信息,是地理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提高学生解读图表能力,就是要让学生能对图表做到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综合、分析、归纳,得出各种信息,找出有用信息,判断、推理、阐释,最终解决地理问题。教师要采用何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就非常值得地理教师进行探究。
 
[关键词]图表解读 图文转换 空间定位能力
 
地理图表,是地理事实的骨架。它是地理知识的出发点,也是地理知识的归宿。一图一表,胜过千言万语。地理图表类型可谓五花八门,例如,区域分布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景观图等。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各种图表常交替使用、相互配合,即丰富了地理教学的内容,又极大的增强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图表的解读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要让学生达到对图表做到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综合、分析,获取各种有用信息,判断、推理,最终解决地理问题,地理教学中必须对学生图表解读能力进行培养。教师采用何种方式、方法提高学生解读图表能力就值得地理教师进行思考。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主要从图文转换能力、区域空间定位能力、挖掘隐含条件能力、图表归纳整合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图文转换能力的培养
 
图表能激发人的情感,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很多地理知识都可以用图表、图形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将文字信号转化为图像信号的过程是进行形象思维培养的有效方法。教师常用”图文转换“来表述图表和文字之间的关系,把文字转换成图表看作是”以图释文“,用文字描述图表看作是”以文释图“。教学中常用的”以文释图“是指将在各类地理图表上的地理事实和隐含的地理规律用文字表述出来。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能够根据图表叙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二是能够根据图表进行分析,得出规律性的知识;三是能够把图表中有联系的地理事物,经过分析加以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得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图文转换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教会学生运用图表说明问题,理解地图语言,使学生能够做到图文转换。例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判断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分布规律;结合某区域的位置图,分析区位因素。对这些综合型题目来说,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技能外,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具有解读图表的综合思维能力。另外,高中地理教材中的许多枯燥的地理数据,也都可以用不同形式的图表表现出来,能有效的帮助学生领会数字含义,真正把地理知识学活学懂。
 
二、区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高考文综试题中,常常从地理区域人手,要求考生对试题中给出的区域进行定位,再以此为基础,分析、推理地理特征来解题。如果定位错误,后期努力则无从谈起。因此,如何正确判断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特点以及空间联系的规律,已成为地理应考的首要问题。
 
根据近年的文综地理命题特点,区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培养:
 
1.根据区域的经纬度定位
 
地理区域都有精确的经纬度位置,但不是盲目的去识记。教会学生画简单的区域图,并结合实际地图,逐步熟悉重要的经纬度位置及其相关的重要地理事物。当具备了较扎实的地理区域空间观念,解题时就能通过经纬度数据进行正确判断。如:澳大利亚介于100S-400S和1200E-1500E之间;南美洲的中央经线是600W;等等。
 
2.通过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定位
 
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轮廓特征,河流、湖泊也有自己的形状。如:意大利半岛像个长筒高跟靴;黄河像个”几“字形;黑龙江像只天鹅;陕西像个跪佣;等等。要善于发挥想象,把轮廓形状特征作为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一把钥匙。
 
3.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
 
有些地理事物可能一时辨认不出,但其周围事物可以成为判断推理的依据,通过对相对位置进行综合分析往往能够心眼明亮。
 
世界大洲大洋的分布,中国省级行政区分布也好,就可让学生把相对位置背下来。比如,教师一边提问一边让学生回答,”亚洲的东边是什么“,”地中海的北边是什么“等。
 
4.依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来定位
 
很多地理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如气候类型、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规律,人口的分布特征等。掌握了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再依据图表中的材料(文字、数据或图表),就不难分析出地理事物所在的空间位置。
 
例如,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上,秦岭淮河一线年降水量约在1000毫米,基本上可以判断南方和北方地区。
 
5.利用地理原理来定位
 
有些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是受地理原理支配的,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地理原理,就可以间接推出地理位置。例如,根据整体性原理,江南丘陵酸眭的红壤,可以推断出多雨的气候。
 
6.特殊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
 
如判断南北半球的方法主要有:
 
(1)依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箭头前东后西;
 
(2)依据大洲、大洋的轮廓判断;
 
(3)依据东西经度的分布判断(东增东经,西增西经);
 
(4)依据气旋及反气旋的气流方向判断;
 
(5)依据物体运动的方向判断(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6)依据南北半球风带的方向判断(如西风:北半球是西南风,南半球是西北风);
 
(7)依据气温的分布判断(北半球向北减,南半球向南减);
 
(8)根据气压场的分布判断(夏季大陆是低压,海洋是高压;冬季大陆是高压,海洋是低压);
 
(9)依据洋流的运动方向判断(如中低纬海区,北顺南逆)。
 
三、从图表中挖掘隐含条件能力的培养
 
就地理学科而言,试题中的隐含条件往往存在于所提供的文字内容或者是所给的图表中。隐含条件是解决问题、获得答案的突破口。要从图表中挖掘隐含条件,学生具备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是前提条件,更关键的是具备图表、图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转化。因此,平时就要耐心培养学生细心读题、读图、审题、审图的习惯。
 
四、图表归纳整合能力的培养
 
学图表是为了用图表,在地理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图表进行归纳整合。
 
1.复合叠加图
 
把有关联的若干地理事物综合在某一图或表上,扩大图表的知识容量,保持知识的整体性。平时,要训练学生把知识点综合置于地图上分析,最好把各章节的能关联的地理知识综合,形成整体认知。各地理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理解和综合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
 
2.专题捆绑图
 
把较复杂的地理事物分解成若干图表,有重点的对某个问题或某个要素进行考查。如对”中国特大城市分布图“特点的概括,需要结合中国地势阶梯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热量带分布图等分析;对某一地域区位因素的分析,要逐个从位置、自然和人文
 
3.地理变式图
 
对教材中的形态结构图进行一定程度的变形。如:由侧视图改为俯视图;由立体图改为平面图;由直观图改为示意图;或将教材中的关联图赋予新形式出现。
 
4.抽象简化图
 
把课本插图中具体提示性质的内容进行适当删除和处理,使地图更抽象、简练,以增大读图的难度。
 
5.地域辨析图
 
对课本插图的形态、结构、功能进行变化、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总之,图表在地理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图表能清楚地表达某一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或整体特征以及某些社会现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地理试题多用丰富的图表资料来显现地理事实,揭示地理规律。所以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要按照图书结合,图文对照的原则,把图表读学活,用活。不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死记硬背地理事实和地理规律,而要经常读图、用图,增强空间概念的自我训练,将一幅幅形象具体的图像印在脑子里,形成心理地图,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内容仅是给考生们做一个参考,为考生写论文提供灵感思路哦。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考生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时间: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在线报名
在线
报名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