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考论文范文-《浅谈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的体会》
摘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教育本质的体现,而且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保证。在对学生学习心理的辅导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往往会感到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就此谈了体会。
关键词:教学;心理辅导;培养
一、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分析
通过调查表明,学生大量的心理问题,都与其学习心理有关。比如,我担任的四年级1班,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能力不强;有的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有的以自我为中心,耐挫力低下;有的对学习感到焦虑、自卑。可见,困扰学生最多的是学习心理问题。这样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学习积极性较差,整个班的班风学风也谈不上好。学生学习的情绪消极主要表现在:(1)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2)消极情绪,视学习为沉重的精神负担;(3)过度焦虑,导致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动作不协调,学习效率低。使得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下降,自卑感严重,学无动力,甚至自暴自弃,情绪变化大,心理承受力差。
二、做法与体会
1.学习目的与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动机是推动个体学习活动的动力,它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成效。学生受家庭及周围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我首先帮助他们确定其奋斗目标,这是辅导的关键。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近期目标是确定目前自己奋斗的方向,我要求学生制订符合自己现状的目标,如每天记多少单词,做多少道简单的数学题目等等,总之,这些目标都是他通过小小努力就可以达到的。长远目标是确定他将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增强他们的成就动机。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受兴趣和情绪的左右。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进其学习的效率。心理辅导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兴趣对学习的影响作用,了解自己的学习兴趣情况,培养对各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
2.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学习的健康心态
培养学生学习的健康心态,就应积极创建和谐的人际和自然社会环境。在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里,学校要努力创建一个宽松、积极和健康的氛围。特别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设施和条件,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发展需要,构建舒适、美观和安全的自然环境。从有利于学生审美和陶冶情操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合理搭配资源,发挥其最大育人功效,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氛围,提倡个性,关注发展。
在育人工作中,我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竞争氛围。
3.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的健康品格
教育教学要体现以人为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人本主义重视教育者对学生内心世界的了解,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的目的。在教学中,师生关系应该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要重视教师的态度和师生相互作用的心理气氛。教师千万不要摆出”师者“的姿态,更不要总以为高人一等。教师与学生应是平等的、朋友式的。作为教师,最容易走向夸夸其谈和脱离学生的实际的怪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真诚对待学生,自身表现要表里如一,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重视他们的感情和意见,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生活是学习的本源,离开了生活,学习便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小学生学习,主要以生活为基础。学习的过程既是培养、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的过程,又是陶冶、丰富学生情感的教育过程。因此,抓住这一切入点,将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的日常生活渗透,与教学相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发现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进一步矫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会使学生对学习保持良好的心态。
以上内容仅是给考生们做一个参考,为考生写论文提供灵感思路哦。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考生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