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4月山东自考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有些学生考试时,如果监考老师站在身旁,常常会感到不能很好作答,甚至有时一个字都写不出来.这种现象称为( ) 
A.社会助长 
B.社会干扰 
C.社会惰化 
D.去个体化 
 2.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 
A.转移 
B.反向 
C.文饰 
D.投射 
 3.工作时间或工作条件的改变会给人们带来压力,这种压力源属于( ) 
A.躯体性压力源 
B.心理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 
D.文化性压力源 
 4.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对偶故事法 
C.两难故事法 
D.实验法 
 5.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7-12岁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特点之一是( ) 
A.自我中心 
B.不守恒 
C.守恒 
D.不可逆 
 6.每个人都需要与人接触、交往,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这种人际需要属于( ) 
A.包容需要 
B.支配需要 
C.情感需要 
D.本能需要 
 7."双生子研究"通常被心理学家认为是研究影响人格形成的哪一种因素的最好方法?( ) 
A.社会文化因素 
B.家庭环境因素 
C.自然物理因素 
D.生物遗传因素 
 8.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科学是受到( ) 
A.社会发展的影响 
B.自然科学的影响 
C.文化发展的影响 
D.社会科学的影响 
 9.在心理学发展历史中,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它主要活跃于( ) 
A.19世纪 
B.19世纪80年代 
C.1890年到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 
 10.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出现干扰学习因素,仍能自觉、自动地将心理过程集中指向老师所讲的内容.这种现象叫做( ) 
A.随意后注意 
B.随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不随意后注意 
 11.当人们脑电波为β波时,典型的意识状态是( ) 
A.深度放松 
B.正常清醒状态 
C.轻度睡眠 
D.深度睡眠 
 12.从复杂的环境中将一些感觉分离出来加以组织,并根据过去做出解释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被称为( ) 
A.知觉 
B.思维 
C.辨别 
D.推理 
 13.划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标准是( ) 
A.学习策略 
B.学习对象 
C.学习内容 
D.学习方式 
 14.学生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属于( ) 
A.动作记忆 
B.情景记忆 
C.感觉记忆 
D.语义记忆 
 15."一题多解"、"给故事加上不同的结尾"等练习可以训练学生( )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直觉思维 
D.常规思维 
 16."小明比小军高,小兰比小军矮,所以小明比小兰高",以上推理属于( ) 
A.归纳推理 
B.三段论推理 
C.线性推理 
D.条件推理 
 17.最早对智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智力二因素论的心理学家是( ) 
A.斯腾伯格 
B.加德纳 
C.吉尔福特 
D.斯皮尔曼 
 18.在动机理论中,着重强调人的较高级心理过程对行为的影响作用的理论,被称为( ) 
A.认知理论 
B.期待理论 
C.需要理论 
D.交往理论 
 19."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这说明情绪具有的功能是( ) 
A.信号功能 
B.调控功能 
C.激励功能 
D.健康功能 
 20.小明性格安静稳重,平时言语不多,但喜欢思考问题,大家形容她"火烧眉毛也不着急."小明的气质类型属于( ) 
A.粘液质 
B.抑郁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依恋行为 
22.从众 
23.心境 
24.学习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5.简述毕生发展观. 
26.简述影响人际吸引的条件. 
27.简述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28.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29.简述感受性与刺激强度的关系. 
30.简述注意和意识的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32小题任选1题作答,2题均答者,以前1小题计分,8分.第33小题必答, 10分,共18分) 
31.试述影响压力的因素和正确的应对方法. 
32.试用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分析下面案例,并对学校领导班子的做法做出评价. 
某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领导班子根据不同学历、年龄、职称层次的教师发展需要,制定了不同发展目标的考核标准,并引导鼓励教师根据学校考核标准,制定自己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近期及中长期专业发展计划,从而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33.试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并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