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7月山东自考刑法原理与实务(一)试题 
课程代码:0091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绝对禁止法外施刑和不定期刑"体现了刑法的( )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D.罪责自负原则 
2.某甲1997年7月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人民法院于1997年11月3日开庭审理了该案. 
我国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关于故意杀人罪的规定是完全相同的,那么人民法院审理此案( ) 
A.可以适用1979年刑法 
B.应当适用1979年刑法 
C.可以适用1997年刑法 
D.应当适用1997年刑法 
3.15周岁的某甲在贩卖毒品时被抓获,则对甲( ) 
A.不应追究刑事责任 
B.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D.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4.某甲、乙、丙三人依正常程序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该公司成立后以实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为主要活动,则对他们的犯罪( ) 
A.以单位犯罪论处 
B.以自然人犯罪论处 
C.如果以该公司名义实施犯罪,则以单位犯罪论处 
D.如果由该公司决策机构决策实施犯罪,则以单位犯罪论处 
5.甲为毒杀其妻乙,在明知乙有可能把自己碗里的饭喂给他们的儿子丙吃的情况下,仍然在为乙盛饭时往乙的碗里投下了剧毒药物.后乙在吃饭时确实给丙喂了几口,结果母子均中毒死亡.则甲对丙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6.甲误将乙的尸体当作乙而开枪射杀,那么甲的行为( )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既遂 
D.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未遂 
7.下列关于犯罪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犯罪主观方面都包含有犯罪目的的内容 
B.故意犯罪主观方面都包含有犯罪目的的内容 
C.直接故意犯罪主观方面包含有犯罪目的的内容 
D.因报复而杀人,报复心理是犯罪目的 
8.下列关于犯罪对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犯罪对象包括物体和人体两种 
B.犯罪对象在通常情况下能决定犯罪的性质 
C.犯罪对象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 
D.犯罪对象是犯罪分类的基础 
9.甲男欲乘乙女晚上睡觉时弓虽奸乙女,便偷偷潜入乙女家,并躲在乙女的床底下,结果被发现而被抓获.则甲男( ) 
A.不构成犯罪 
B.属于弓虽奸罪的预备犯 
C.属于弓虽奸罪的未遂犯 
D.属于弓虽奸罪的中止犯 
10.甲、乙、丙共谋杀害丁,某日三人持枪到达丁的住处,同时向丁开枪,致丁死亡.则甲、乙、丙的行为属于( ) 
A.必要的共同犯罪 
B.简单的共同犯罪 
C.复杂的共同犯罪 
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 
11.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称之为( ) 
A.牵连犯 
B.吸收犯 
C.想像竞合犯 
D.结合犯 
12.根据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目前只能附加适用而不能独立适用的附加刑是( ) 
A.罚金 
B.剥夺政治权利 
C.驱逐出境 
D.没收财产 
13.下列属于累犯的是( ) 
A.甲曾因侮辱罪被判处拘役5个月,刑满释放后的第2年甲又实施了弓虽奸行为 
B.乙曾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的第2年乙又实施了抢劫 
C.丙曾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在刑罚执行期间丙又实施了盗窃犯罪 
D.丁曾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执行5年后被假释,假释考验期满后的第2年丁又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 
14.甲实施了抢劫犯罪,其父知道后将其送到公安机关投案.在公安机关,甲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则甲构成( ) 
A.立功 
B.坦白 
C.一般自首 
D.特别自首 
15.甲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执行2年后,甲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则甲总共执行的刑期最长可能达到( ) 
A.15年 
B.20年 
C.22年 
D.25年 
16.某甲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宣告缓刑,则其缓刑考验期应为( ) 
A.6个月以上2年以下 
B.1年以上5年以下 
C.2年以上5年以下 
D.5年以下 
17.下列犯罪分子中可以假释的是( ) 
A.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因爆炸罪被判处11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因抢劫罪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因诈骗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18.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某甲,为境外某报记者非法提供尚未公布的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稿,在境外刊出后影响极坏.甲的行为构成( ) 
A.间谍罪 
B.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C.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D.滥用职权罪 
19.甲原系人民警察,依法配备有枪支.后甲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出警察队伍,但甲私自藏匿所配备枪支,拒不交出.则甲的行为( )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非法储存枪支罪 
C.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D.构成私藏枪支罪 
20.某甲生产了货值达20万元的劣药,但在劣药出售之前即被查获.则某甲的行为( )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生产劣药罪既遂 
C.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 
D.构成生产、销售劣药罪未遂 
21.某保险合同受益人甲为骗取保险金故意杀害被保险人乙,但甲在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之前即被抓获.则对甲应当以( ) 
A.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 
B.保险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C.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D.故意杀人罪与保险诈骗罪实行数罪并罚 
22.甲为报复乙,捏造了乙贪污的事实并加以散布,严重损害了乙的名誉.甲的行为构成( ) 
A.侮辱罪 
B.诽谤罪 
C.诬告陷害罪 
D.报复陷害罪 
23.甲对乙实施诈骗,刚把钱骗到手就被乙识破了骗局,乙抓住甲想把甲扭送到公安机关,甲掏出随身携带的刀将乙捅倒后逃跑,之后乙不治身亡.甲的行为构成( ) 
A.抢劫罪 
B.故意杀人罪 
C.诈骗罪 
D.诈骗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 
2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在依法执行职务的时候遇到乙的阻碍,乙掏出随身携带的刀朝甲捅了几刀后逃跑,甲被捅成重伤.乙的行为构成( ) 
A.故意伤害罪 
B.妨害公务罪 
C.过失致人重伤罪 
D.妨害公务罪和故意伤害罪,实行数罪并罚 
25.国家工作人员甲在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没有按照国家规定交公,数额巨大.甲的行为( )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侵占罪 
C.构成职务侵占罪 
D.构成贪污罪 
27.某甲为泄愤,将正在使用的铁轨撬掉了一百多米,由于发现及时,没有造成火车倾覆.在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甲为逃避罪责,要求证人乙作伪证,乙不从,甲将乙打成轻伤.甲的行为构成( ) 
A.破坏交通设施罪未遂 
B.破坏交通设施罪既遂 
C.伪证罪 
D.妨害作证罪 
E.故意伤害罪 
28.下列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可能判处死刑的有( ) 
A.过失致人死亡的 
B.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 
C.在公共场所当众弓虽奸妇女的 
D.在拐卖妇女过程中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E.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 
29.某私营企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一家国有公司人民币30万元.关于该私营企业行为的定性,错误的有( )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行贿罪 
C.构成单位行贿罪 
D.构成对单位行贿罪 
E.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30.私放在押人员罪的犯罪对象包括( ) 
A.在押的犯罪嫌疑人 
B.在押的被告人 
C.在押的罪犯 
D.正在执行行政拘留的人 
E.正在被劳动教养的人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广义刑法 
32.吸收犯 
33.交通肇事罪 
34.伪证罪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5.简述犯罪客体的概念及其理论分类. 
36.简述死刑缓期执行的法律后果. 
37.简述非法经营罪的客观方面特征. 
38.简述贪污罪与盗窃罪、诈骗罪的界限. 
五、论述题(本大题10分) 
39.试题述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以及其与犯罪末遂的区别.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0小题10分,第41小题9分,共19分) 
40.某甲与某乙产生矛盾,欲置对方于死地.一日某甲携带一把菜刀到乙家准备杀害乙,但因乙不在家,只好作罢.在返回的途中,恰遇一菜贩卖完菜将菜钱整理好放入一布袋中,甲快速冲上前一把夺过装钱的布袋就跑,没跑多远即被抓住送往派出所,随后公安干警从甲身上搜出菜刀,甲如实交待了自己准备杀乙的行为. 
请分析某甲的行为构成何罪,并说明理由. 
41. 被告人苟某,男,原系某县百货公司经理. 
被告人毕某,男,原系某县百货公司副经理. 
某县百货公司系非国有公司,被告人苟某是接受国有公司的委派来该百货公司行使经理职权的;被告人毕某是由该百货公司职员推举任副经理的.在任职期间,苟某多次胁迫毕某与自己一起侵吞该百货公司财物,二人遂于1997年12月至1998年5月期间共同利用各自担任经理、副经理的便利,共侵吞百货公司8万余元,事后二人分赃,苟某分得5万余元,毕某分得3万余元. 
请分析对苟某、毕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并说明理由.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