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4月山东自考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 
A.工人运动 
B.农民运动 
C.武装斗争 
D.革命和建设实践 
2.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了(   )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4.党的思想路线中,最核心的内容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6.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2年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7.新中国建立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 
A.国家投资 
B.没收的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C.没收的官僚资本 
D.赎买的民族资本 
8.建国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失误,原因很多,但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  ) 
A.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 
B.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照抄照搬苏联模式 
D.没有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9.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由党的(  ) 
A.性质决定的 
B.宗旨决定的 
C.执政地位决定的 
D.奋斗目标决定的 
10.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提出这一论断的是(  )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 
A.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 
B.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实现共产主义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2.建立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中的一项伟大创举,特区的"特"强调的是(  ) 
A.实行特殊的经济 
B.实行特殊的政治体制 
C.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D.有着特殊的生活方式 
1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改革开放 
1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正确处理(  ) 
A.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C.全面发展与重点发展的关系 
D.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15.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针对的是(  ) 
A.城乡发展问题 
B.区域发展问题 
C.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D.产业发展问题 
 
16.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承包制 
D.合作制 
17.我国宏观调控主要应当运用(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财政手段 
18.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层次是(  ) 
A.社会保障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助 
D.优抚安置 
19.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0.在民主、自由、人权三者关系中,民主所处的地位是(  ) 
A.前提 
B.基础 
C.核心 
D.保障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居于灵魂地位的是(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 
A.为人民服务 
B.国际主义 
C.集体主义 
D.爱国主义 
2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 
A.改善民生 
B.人才强国 
C.发展教育 
D.扩大就业 
24.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在探索祖国和平统一的实践中曾经将对台归纳为"一纲四目",其中"一纲"指的是(  ) 
A.双方互不派人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B.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国民党 
C.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D.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待协商后进行 
25.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改革与开放 
D.稳定与和谐 
26.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  ) 
A.三个世界划分的观点 
B.和平与发展的观点 
C.世界多极化的观点 
D.经济全球化的观点 
27.党的十七大提出党的建设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其重点是(  ) 
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坚定理想信念 
C.健全民主集中制 
D.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8.2008年l1月下旬,在秘鲁召开了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议发表了(  ) 
A.领导人宣言 
B.利马宣言 
C.关于亚太经济的声明 
D.关于世贸组织多哈发展议程谈判的声明 
29.2008年12月上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是(  ) 
A.结构调整 
B.改善民生 
C.扩大内需 
D.增加出口 
30.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2008年12月l5日(  ) 
A.两岸"三通"正式启动 
B.两岸周末包机开通 
C.两岸开始海运直航 
D.大陆同胞赠送的一对大熊猫运抵台湾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32.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有(  ) 
A.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革命性最强 
B.同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 
C.和广大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D.集中在大中城市和大中型企业部门,便于进行有组织的革命斗争 
33.科学技术(  ) 
A.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B.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C.作为潜在生产力,通过作用于生产力的其他要素发挥重要作用 
D.是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34.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这两个开放不行"."两个开放"是指(  ) 
A.对外开放 
B.对内开放 
C.对发达国家开放 
D.对发展中国家开放 
35.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的"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的基本思路,其中"两个坚持"是指(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C.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D.坚持改革开放 
36.20世纪末期,我国已经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这种小康社会的特点是(  ) 
A.低水平 
B.不全面 
C.发展很不平衡 
D.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3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  ) 
A.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B.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C.在所有地方和产业都必须占优势 
D.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 
38.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包括(  ) 
A.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B.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C.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D.一手抓工业发展,一手抓农业发展 
39.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  ) 
A.劳有所得 
B.病有所医 
C.老有所养 
D.住有所居 
40.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根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  )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做到实事求是? 
42.简述毛泽东提出的中国革命两个步骤及其相互关系. 
43.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4.简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45.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题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47.试题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