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4月山东自考预防医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320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现代医学模式为(  )   
A.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B.机械论医学模式 
C.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D.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2.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  )
A.造血系统 
B.呼吸系统 
C.消化系统 
D.神经系统
3.急性中毒时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后发症的毒物是(  )
A.有机磷农药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硫化氢
4.若持续吸入高浓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高的粉尘,经1~2年即可发生的疾病是(  )
A.速发型矽肺 
B.迟发型矽肺 
C.早发型矽肺 
D.晚发型矽肺
5.只属于婴儿所需的必需氨基酸为(  )
A.亮氨酸 
B.赖氨酸 
C.组氨酸 
D.蛋氨酸
6.根据我国的饮食习惯,居民热能的主要食物来源是(  )
A.鸡蛋 
B.牛奶 
C.瘦肉 
D.粮谷类
7.铁利用率较高的食物是(  )
A.海带 
B.绿色蔬菜 
C.动物血 
D.蛋黄
8.各种黄曲霉毒素中产毒量最高,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的毒物是(  )
A.黄曲霉毒素B1 
B.黄曲霉毒素B2
C.黄曲霉毒素G1 
D.黄曲霉毒素G2
9.从辅助食品中给婴幼儿补铁的时间应在出生(  )
A.3个月以后 
B.4个月以后 
C.5个月以后 
D.6个月以后
10.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新型判断肥胖的指标是(  )
A.体重 
B.体重指数 
C.皮褶厚度 
D.体脂含量
11.医院不同区域的噪声要求不同,手术室和病房要求应小于(  )
A.75dB(A) 
B.65dB(A)
C.55dB(A) 
D.45dB(A)
12.发病率的分子是(  )
A.患病人数之和 
B.新病人数之和 
C.感染人数之和 
D.死亡人数之和
13.医院空气中微生物的消毒方法有(  )
A.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剂、负离子发生器消毒 
B.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剂、红外线消毒 
C.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剂、碱化消毒 
D.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剂、氯化消毒
14.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为(  )
A.标题、横标目、纵标目、线条 
B.标题、横标目、纵标目、数字 
C.标题、横标目、纵标目、备注 
D.标题、标目、线条、数字
15.比较两家医院15年床位数的增加速度,可选用的统计图是(  )
A.构成图 
B.直条图 
C.线图 
D.直方图 
16.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的是(  )
A.t检验 
B.x2检验 
C.方差分析 
D.秩和检验
17.作两样本均数(和)差别的显著性检验应选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  )
A.t检验 
B.x2检验 
C.方差分析 
D.秩和检验
18.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总变异是(  )
A.F值 
B.SS总 
C.SS组间 
D.SS组内
19.队列研究主要用于(  )
A.研究发病机理 
B.研究职业种类 
C.验证某种暴露因素对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影响 
D.研究个体基因突变性
20.疫源地消毒可分为(  )
A.隔日消毒和终末消毒 
B.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C.隔日消毒和随时消毒 
D.三日消毒和终末消毒
22.职业性肿瘤的诊断原则是(  )
A.肿瘤的诊断必须确实可靠 
B.有明确的职业致癌因素接触史 
C.发病率与职业接触致癌物的量呈剂量-反应关系 
D.符合职业性肿瘤的一般规律 
E.肿瘤发病率和职业接触史呈负相关
2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原则是(  )
A.有明显的季节性 
B.中毒者有相似的饮食习惯 
C.可找到引起中毒的可疑食品 
D.符合食物中毒的临床特征 
E.有细菌和毒物检测结果证明
24.糖尿病病人不宜吃或少吃的食物有(  )
A.糖果糕点 
B.土豆、芋头 
C.植物性脂肪 
D.玉米面 
E.甜饮料
25.在统计学中,误差的种类有(  )
A.标准误差 
B.计算误差 
C.系统误差 
D.随机测量误差 
E.抽样误差
26.描述计量资料的统计指标有(  )
A.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百分位数 
E.构成比
27.主要经血液传播的肝炎类型有(  )
A.甲型 
B.乙型 
C.丙型 
D.丁型 
E.庚型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28.终末消毒 
29.公害病 
30.相关系数 
31.矽尘作业 
32.噪声性耳聋 
33.散发 
34.心身疾病 
35.发病密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7.预防接种可出现哪些反应?
38.简述合理膳食的基本卫生要求. 
39.简述碘缺乏病的诊断标准. 
40.急性汞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哪些?
41.简述流行病学的用途.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某夏日,一食堂午餐后,有30人出现腹部绞痛、恶心、呕吐、频繁腹泻,水样便伴有粘液和血液,其中大多数病人发烧,体温在37℃~39℃之间,请问: 
①能否确定上述患者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什么?
②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③对上述患者应如何进行急救处理?
43.现有198份痰标本,每份标本分别用A、B两种培养基培养结核菌,结果见下表.问A、B两种培养基的阳性培养率是否不等?(比较界值为3.84)
A、B两种培养基的培养结果 
| A培养基 | B培养基 | 合计 | |
| + | - | ||
| + | 48(a) | 24(b) | 72 | 
| - | 20(c) | 106(d) | 126 | 
| 合计 | 68 | 130 | 198 |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