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7月山东自考法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家某一方面的基本制度由基本法律规定,其制定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下列人员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B.国务院副总理 
C.中央军委副主席 
D.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3.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要由(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到会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到会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4.我国现行宪法规定,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补充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我国选举法规定,由选民直接选举选出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C.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D.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 )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原则 
B.保障人权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 
D.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7.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 ) 
A.工人阶级的领导 
B.工农联盟 
C.爱国统一战线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8.我国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是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 
A.15日内 
B.30日内 
C.60日内 
D.90日内 
9.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针对特定的事项而采取的处理决定是( ) 
A.行政执法 
B.行政许可 
C.行政强制执行 
D.行政决定 
10.下列不属于行政处罚行为的是( ) 
A.警告 
B.罚款 
C.罚金 
D.没收 
11.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的法定年龄是( ) 
A.男20周岁,女18周岁 
B.男20周岁,女20周岁 
C.男22周岁,女20周岁 
D.男22周岁,女22周岁 
12.下列属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 
A.遗嘱 
B.遗赠 
C.继承权的抛弃 
D.合同 
13.我国法律规定,商标权的保护期限为( ) 
A.10年 
B.15年 
C.20年 
D.50年 
14.我国民法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 
A.受孕 
B.出生 
C.年满10周岁 
D.年满18周岁 
15.我国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中的日常经营决策和业务执行机关是( ) 
A.股东会 
B.董事会 
C.经理 
D.监事会 
17.商业贿赂的主要形式是( )   
A.回扣 
B.折扣 
C.佣金 
D.酬金 
18.依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 )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19.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累犯( ) 
A.可以从重处罚 
B.应当从重处罚 
C.可以加重处罚 
D.应当加重处罚 
20.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下列何种罪应负刑事责任?( ) 
A.盗窃罪 
B.诈骗罪 
C.抢劫罪 
D.走私罪 
21.就犯罪客观方面而言,犯罪构成必须具备的必要要件是( ) 
A.危害行为 
B.犯罪方法 
C.犯罪时间、地点 
D.危害结果 
22.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特有基本原则的是( ) 
A.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B.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C.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D.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23.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 ) 
A.1982年3月8日颁布并生效的 
B.1991年4月9日颁布并生效的 
C.1989年4月4日颁布并生效的 
D.1997年3月14日颁布并生效的 
24.我国民事诉讼中一般地域管辖采用的是( ) 
A.原告就被告原则 
B.被告就原告原则 
C.原告选择原则 
D.被告选择原则 
25.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管辖法院是( ) 
A.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B.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 
C.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D.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 
26.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审查的对象是( ) 
A.具体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要式行政行为 
D.非要式行政行为 
27.在国际法上,邻接一国陆地领土及其内水,并处于该国主权下的一定宽度的海域是( ) 
A.领水 
B.领海 
C.公海 
D.内海 
2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与印度、缅甸于( ) 
A.1949年提出的 
B.1954年提出的 
C.1960年提出的 
D.1976年提出的 
29.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活动,如依其本国法律为无行为能力,而依我国法律为有行为能力,则应当( ) 
A.认定为无行为能力 
B.认定为有行为能力 
C.认定为限制行为能力 
D.参照其它国家的相关规定再确定 
30.我国公民和外国人离婚,适用( ) 
A.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的法律 
B.该外国人所在国的法律 
C.我国的法律 
D.婚姻缔结地的法律 
32.我国民法规定,我国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包括( )   
A.法人 
B.个体工商户 
C.个人合伙 
D.公民(自然人)
E.农村承包经营户 
33.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义务主要包括( ) 
A.按有关规定查阅相关法律文书 
B.正确合法行使诉讼权利 
C.遵守诉讼秩序 
D.进行辩论 
E.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34.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 
A.类推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权力制约原则 
E.罪刑相当原则 
35.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下列刑事案件属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有( ) 
A.张某侵占案 
B.陈某间谍案 
C.钱某故意杀人案 
D.外国公民甲某在我国实施的诈骗案 
E.岳某抢夺某外国公民财物案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公民 
37.继承权 
38.犯罪对象 
39.不正当竞争行为 
40.行政诉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1.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42.简述我国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 
43.简述本票的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4分) 
44.试题述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作用.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5.甲(30岁),一日带邻居的儿子乙(12岁)上街去玩,看到有摸奖的,甲摸了几次均未中,便让乙去摸,但乙没带钱,甲给乙5元钱,并说:"拿去摸奖吧,凑个热闹,不用还了."结果,乙摸得价值20万元的大奖. 
问题:乙摸奖中奖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 
46.被告人甲,男,23岁,2005年高中毕业后在家待业,经常在街道上游荡,不时在菜市场上强拿强要,起哄闹事.同年9月12日,甲在一路口看到一妇女蹲下系鞋带,其风衣口袋露出手机的金色链条.甲挤上前,紧贴妇女身旁,将手机偷走.后甲因打架被拘留.拘留期间,甲主动交待了其偷窃手机的罪行.因受害人未报案,司法机关并不知道此情况.后经查证,证明其交待的罪行属实. 
问题:(1)本案中甲主动交待其偷窃手机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 
(2)对甲盗窃手机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