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0月山东自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的问题是(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  
3.我们今天讲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 )  
A.人口多,底子薄  
B.地区发展不平衡  
C.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农业人口仍占很大比重  
4.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以乡村为中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5.毛泽东确定的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 )  
A.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  
D.军民一致,官兵平等  
6.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7.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 )  
A.大力发展生产力  
B.控制社会需求的过快增长  
C.维护社会稳定  
D.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8.邓小平曾经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 )  
A.农业现代化  
B.工业现代化  
C.科学技术现代化  
D.国防现代化  
9.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概念的会议是(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C.党的十二大  
D.党的十三大  
10."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一个中心"是指(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心  
C.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D.以坚持以人为本为中心  
1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是看它( )  
A.是否适应了上层建筑发展的要求  
B.是否扩大了公有制经济的比重  
C.是否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D.是否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1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D.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3.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管理民主  
14.判断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是看( )  
A.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B.谁的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50%以上  
C.企业所处的行业和所生产的产品  
D.企业所在国家的性质  
15.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人们的思想境界  
1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基础、根本原则和核心内容是( )  
A.议行合一  
B.民主集中制  
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人民代表选举制度  
17.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 )  
A.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C.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依法治国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  
A.弘扬时代精神  
B.培养诚信意识  
C.增强理想信念  
D.培育"四有"公民  
19.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为社会主义服务  
2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民主  
C.文化的繁荣  
D.党的领导  
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  
A.坚持科学发展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民主法治  
D.坚持以人为本  
22.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 )  
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南海问题  
23.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  
A.一个中国  
B.两制并存  
C.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  
D.反对任何国家的干涉  
24.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放在第一位的必须是( )  
A.世界和平与安宁  
B.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C.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D.建设和谐世界  
25.苏东剧变之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  
A.一极化  
B.两极化  
C.多极化  
D.全球化  
26.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实现共产主义  
D.解决全人类  
27.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新的社会阶层  
28.截至2008年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已在本年度连续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主要目的是( )  
A.吸引社会储蓄,增强银行经营安全  
B.扩大货币投放数量,促进经济增长  
C.加快资金流动,防止通货紧缩  
D.抵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  
29.在2008年北京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获得的金牌总数是( )  
A.32  
B.36  
C.51  
D.100  
30.2008年6月27日,作为解决"朝核问题"的积极一步,朝鲜( )  
A.开始对宁边3个核设施实行"去功能化"  
B.炸毁宁边地区核设施的冷却塔  
C.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D.宣布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核设施的检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概括的党的优良作风是( )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B.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  
C.自我批评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3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  
A.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D.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3.在社会性质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具体表现为二者的 ( )  
A.经济基础不同  
B.国际环境不同  
C.根本任务不同  
D.主要矛盾不同  
34.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广合作  
3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经济包括(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股份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6.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包括( )  
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B.自然垄断的行
[1]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