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4月山东自考 
邓小平理论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0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 )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D.改革开放,开拓创新 
3.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在实践基础上的( ) 
A.科技创新 
B.文化创新 
C.制度创新 
D.理论创新 
4.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是( ) 
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按劳分配和市场经济 
C.发展生产力和共同致富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5.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 ) 
A.特征 
B.本质 
C.目标 
D.原则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实现高度的物质文明 
D.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7.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关键是( ) 
A.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D.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动摇 
8.正式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在党的(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综合国力 
B.人民利益 
C.增长速度 
D.统筹发展 
10.邓小平曾多次指出,实现现代化,关键是( ) 
A.农业现代化 
B.工业现代化 
C.科学技术现代化 
D.国防现代化 
11.股份合作制实现了劳动者的( ) 
A.劳动联合 
B.资本联合 
C.资金联合 
D.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的统一 
12.邓小平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 ) 
A.农业机械化 
B.农业机械化和集体经济 
C.现代化的大农业 
D.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经济 
1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A.按劳分配 
B.共同致富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生产资料公有制 
14.必须通过宏观经济调控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经济总量平衡是指( ) 
A.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B.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的平衡 
C.社会总供给的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的平衡 
D.社会总需求的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的平衡 
15.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 
C.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D.劳动还存在重大差别 
16.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当家作主 
C.民主集中制 
D.一种国家制度 
17.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多党合作的核心是( ) 
A.多党长期合作 
B.具有宪法保护 
C.坚持共产党领导 
D.有一定的组织形式 
18.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的最高理想是(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C.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D.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1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 
D.四项基本原则 
20.邓小平在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时指出,东西南北的核心问题是 ( ) 
A.东西问题 
B.南北问题 
C.南南问题 
D.东南问题 
21.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 ) 
A.对外贸易 
B.对外技术交流 
C.对外资金交流 
D.对外劳务合作 
22.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 
D.保证台湾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23.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4.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 )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制度建设 
25.党的十七大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 ) 
A.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旗帜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旗帜 
C.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旗帜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6.2007年9月25日,新当选日本首相的是( ) 
A.安倍晋三 
B.福田康夫 
C.麻生太郎 
D.河野洋平 
27.2007年10月28日,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 ) 
A.南宁开幕 
B.桂林开幕 
C.贵阳开幕 
D.昆明开幕 
28.2007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贵阳"号导弹驱逐舰首次访问(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印度 
29.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具有( ) 
A.近地行走能力 
B.深空行走能力 
C.近地探测能力 
D.深空探测能力 
30.2007年12月18日,我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正式揭晓,名为( ) 
A.福娃 
B.海宝 
C.山魂 
D.神龙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在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属于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的是( )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 
D.消除两极分化 
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2.实行改革开放是( ) 
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抉择 
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D.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E.一定历史阶段的权宜之计 
33.关于计划和市场,正确的认识是( ) 
A.计划和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B.在同一社会中,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C.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D.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有计划 
E.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有市场 
34.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的作用有( ) 
A.示范作用 
B.分化作用 
C.帮助作用 
D.带动作用 
E.调节作用 
35.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E.社会捐赠 
36.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积极稳妥地推行政治体制改革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 
A.四项基本原则 
B.从中国实际出发 
C.分步骤地进行 
D.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E.采取群众运动的形式 
37.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贯彻"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二为"指的是( ) 
A.为人民服务 
B.为社会主义服务 
C.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D.为政治文明建设服务 
E.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38.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的主要内容,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体现在( ) 
A.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B.真正的不结盟 
C.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 
D.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E.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9.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发表,"意见"提出,必须( ) 
A.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B.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C.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D.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 
E.加速实行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 
40.2007年12月3日至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防止( ) 
A.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B.经济增长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 
C.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为明显通货膨胀 
D.对外贸易由出超转为入超 
E.个人收入由差距过大转为两极分化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42.简述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思想的内涵. 
43.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作用. 
44.简述完善市场体系的必要性. 
45.简述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计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为什么说改革实质上是一场革命? 
47.试题述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48.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试题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要性.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