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7月山东自考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39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音乐起源于人类对客观世界各种声音现象的模仿之学说是( ) 
A.巫术起源说  
B.游戏起源说 
C.模仿起源说  
D.情感表达说 
2.认为才能是通过后天的有效教育发展起来的,为儿童提供优良的教育环境是才能发展的第一个必要条件的音乐教育家是( ) 
A.达尔克罗兹  
B.柯达依 
C.铃木  
D.奥尔夫 
3.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的我国近代美育体系创始人之一的教育家是( ) 
A.康有为  
B.蔡元培 
C.张雪门  
D.陈鹤琴 
4.综合性的音乐教育活动是帮助儿童自然而然地进入音乐天地的一个重要条件.唱歌、跳舞、奏乐、演戏、玩耍的综合一体是( ) 
A.形式上的综合  
B.目的上的综合 
C.过程上的综合  
D.内容上的综合 
5.教师把握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情绪性质及其审美价值的能力属于教师基本音乐素养中的( ) 
A.音乐欣赏能力  
B.音乐表现能力 
C.音乐文化涵养  
D.音乐创造能力 
6.侧重强调不同活动中同一种能力在要求上的循序渐进是( ) 
A.能力目标的系列化  
B.材料目标的系列化 
C.内容目标的系列化  
D.过程目标的系列化 
7.一般来讲,适合4~5岁幼儿演唱的歌曲的音域为( ) 
A.e1-g1 
B.d1-b1 
C.d1-a1  
D.d1-c1 
8.对于含有不断重复出现的简单而特点鲜明的词曲动机的歌曲,适宜采用的歌唱活动导入方法是( ) 
A.情境表演导入  
B.故事讲述导入 
C.歌词朗诵导入  
D.填充参与导入 
9.除了能学会有节奏地跟随音乐做动作外,还能够初步学会对音乐的总体结构作出反应的幼儿,其年龄段是(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0.在韵律教学活动中,从复习某个熟悉的动作开始联系新动作学习的活动,或直接从观察新动作作示范开始的新动作学习活动的方法是( ) 
A.观察导入  
B.回忆导入 
C.基本动作复习或练习导入  
D.队形复习或学习导入 
11.先省略细节,从感知舞蹈的大体轮廓入手,再逐步细致化的"完整累进"的教学设计方案适用于( ) 
A.比较单纯的律动摹仿动作  
B.比较简单的集体舞蹈 
C.动作结构比较复杂的韵律动作  
D.音乐结构比较复杂的韵律组合动作 
12.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中,适用于主要声部创编导入的作品特点是( ) 
A.原配器创作比较复杂、精美完善 
B.原设计比较单纯,可以让儿童有更多创造表达机会 
C.本身含有主次两个部分,其主要部分本身比较复杂、精美、完善 
D.本身含有主次两个部分,其主要部分比较单纯 
13.幼儿园小班打击乐演奏的空间安排一般采用( ) 
A.单马蹄形  
B.双马蹄形 
C.品字形  
D.半圆形 
14."揣摩和分析"(揣摩音乐的情绪、风格、趣味,分析音乐的节奏特点和结构特点)是打击乐曲编配的( ) 
A.第一个步骤  
B.第二个步骤 
C.第三个步骤  
D.第四个步骤 
15.在音乐欣赏教育中,发展幼儿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和进行自我情感调控的能力可以具体包括( ) 
A.了解自己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态度行为的能力 
B.体验、表达音乐作品本身所引发的情感的能力 
C.感知、记忆、理解优秀音乐作品的形式及内容的能力 
D.感受和追求集体音乐活动秩序的能力 
16.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含有独立而鲜明的主题形象的作品可能采用( ) 
A.从整体入手层层深入的设计思路  
B.从局部入手层层累加的设计思路 
C."一一匹配"的设计思路  
D."整、分、整"的设计思路 
17.教师用现场的演唱、演奏、做动作表演的方法来向儿童提供活动范例的教学方法是( ) 
A.示范  
B.演示 
C.参与  
D.提示 
18.在"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动作进行组合并表演,请幼儿观看,并要求幼儿指出哪些人的动作被采用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 ) 
A.提示  
B.演示 
C.退出  
D.反馈 
19."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眼神来传达自己的情绪"是影响"心理唤醒因素"中的( ) 
A.幼儿因素  
B.教师因素 
C.材料因素  
D.程序因素 
20.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根据需要经常变换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叫做( ) 
A.角色的进入  
B.角色的退出 
C.角色的扮演  
D.角色的变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音乐的_____是音乐的社会功能中发展最早的功能之一. 
22.音乐活动主要是借助于听觉器官来进行的,音乐认知活动首先要建立在_____的基础上. 
23.奥尔夫体系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嗓音造型、动作造型和_____三个方面. 
24.体态律动学说及其音乐教育体系的创始人是_____. 
25.一位幼儿听到河北名歌《小白菜》时作出假哭的样子,这反映的是孩子的_____能力. 
26.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中的_____感染过程来对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基本素质教育. 
27.学前儿童在歌唱活动中最难掌握的技能是_____. 
28.幼儿韵律活动能力的发展主要包括:身体运动能力、_____能力、独立性、合作性以及创造性等五个方面. 
29.目前,在幼儿园已经使用的"变通总谱"主要有_____总谱、图形总谱和语音总谱等三类. 
30.音乐欣赏能力包括倾听、理解、_____表达和个人音乐趣味倾向等四个方面. 
31.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的结构功能有适应性功能和_____功能两类. 
32.在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影响"心理唤醒"的材料因素按外部形态可分为音响材料、视觉材料、动作材料和________材料.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3.适宜唤醒理论 
34.韵律活动 
35.音乐欣赏中的辅助材料 
36.渗透性的音乐活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7.韵律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的方法有哪些? 
38.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游戏性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39.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40.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导入方法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题述在歌唱教学中如何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及应注意的问题. 
42.试题述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的评价方法及其作用. 
六、分析题(本大题12分) 
43.材料: 《小树叶》歌唱活动目标(大班)  
(1)培养幼儿的音乐知识、技能,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2)幼儿能有表情地演唱,并能创造性地表演;  
(3)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和合作性,服从指挥,培养幼儿的个性、自我表达能力、自我克制能力.  
分析以上材料,并提出修改意见.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