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10月山东自考 
中国行政史试题 
课程代码:0032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周时期在地方基层行政区划上都实行( ) 
A.保甲制 
B.乡遂管理体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战国时期各国中枢机构中的武职人员一般称之为( ) 
A.太守 
B.家臣 
C.御史 
D.国尉 
3.战国时期文官系统的首脑是( ) 
A.卿 
B.大夫 
C.相 
D.节度使 
4.秦汉时期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是( ) 
A.县 
B.郡 
C.州 
D.里 
5.秦汉时期皇帝有关一般行政命令的文书称为( ) 
A.手迹 
B.制书 
C.诏书 
D.诰 
6.东汉末年,曹操三下求贤令,其选官不论出身、门第,甚至在道德上也不求全责备,这一选官原则被称为( ) 
A.世卿世禄 
B.重用家臣 
C.惟才是举 
D.门阀取士 
7.唐代依汉代管理西域之例,为协调与少数民族关系、管理各归附少数民族而设立的行政机构是( ) 
A.路 
B.都护府 
C.左郡县 
D.羁縻府州 
8.宋代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迁的制度是( ) 
A.察举制度 
B.磨勘制度 
C.推举制度 
D.流外入流制度 
9.除六部外,元代还有一系列负责某项具体业务的事务性职能机构,其中掌管佛教事务的是( ) 
A.宣政院 
B.理藩院 
C.大理寺 
D.都护府 
10.明代诸寺中权力较前代有所增强的是( ) 
A.太常寺 
B.光禄寺 
C.大理寺 
D.太仆寺 
11.明代对乡村管理采取的并行的统治方法是乡老人制和( ) 
A.保社制 
B.保甲制 
C.里社制 
D.里甲制 
12.清朝总理全国政务的职能部门是( ) 
A.理藩院 
B.大理寺 
C.军机处 
D.六部 
13.清末东北地区的行政由军事统治向民政管理的转变始于( ) 
A.地方督抚权力的加强 
B.建立行省制度 
C.特派员制度 
D.盛京改制 
14.清政府新政改革的核心决策机构为( ) 
A.军机处 
B.督办政务处 
C.总理衙门 
D.责任内阁 
15.从形式上看,中华民国军政府改组后,实行的行政体制是( ) 
A.总裁合议制 
B.大元帅一元制 
C.临时大总统制 
D.责任内阁制 
16.袁世凯为分散省权而强化起来的一级行政区域是( ) 
A.省 
B.府 
C.道 
D.县 
17.北洋政府时期,在行省内部自成单位的一个特例是( ) 
A.京兆特别行政区 
B.川边特别区 
C.东省特别行政区 
D.西康特别行政区 
18.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考核的主要内容是( ) 
A.操行、能力、工作成绩 
B.出勤、操行和工作表现 
C.操行、学识和能力 
D.平日工作、学识和操行 
19.抗战时期国民党调整党政机关的原则之一是( ) 
A.在中央采取党政融化的形态 
B.在省及特别市采取党政联系的形态 
C.在县、市采取以党统政的形态 
D.在县以下采取以党代政的形态 
20.1948年"行宪国大"后,处于行政决策中枢地位的是( ) 
A.总统 
B.行政院 
C.国民政府委员会 
D.中央政治委员会 
21.苏区行政监督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是( ) 
A.实事求是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和监督 
D.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22.边区专员公署是边区政府的( ) 
A.一级政权组织 
B.职能机关 
C.派出机关 
D.参谋机关 
23.陕甘宁边区各级行政人员的任用方式主要采用( ) 
A.选举制、委任制和考任制 
B.委任制和考任制 
C.选举制、委任制和聘任制 
D.委任制和聘任制 
24.解放战争时期,各大区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 
A.政府委员会 
B.军事管制委员会 
C.各大区人民政府 
D.各大区人民代表大会 
25.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选任干部的原则是( ) 
A.任人唯贤 
B.又红又专 
C.德才兼备 
D.年轻化与革命化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宋代会议制度可分为( ) 
A.内阁会议 
B.军机处常会 
C.例行常朝 
D.便殿议政 
E.临时朝议 
27.秦至西汉初年的丞相权力十分广泛,主要包括( ) 
A.草拟法律权 
B.最高军事权 
C.弹劾百官权 
D.处理日常政务之权 
E.参与决策权 
28.曾经作为清朝中枢决策机构的有( ) 
A.国议 
B.内阁 
C.宗人府 
D.南书房 
E.军机处 
29.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政府的层级结构包括( ) 
A.国民政府 
B.国民政府委员会 
C.五院 
D.五院所属各部 
E.国民政府直辖机关 
30.抗日民主政权行政监督的主要形式包括( ) 
A.民主党派的监督 
B.共产党的监督 
C.参议会的监督 
D.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E.群众民主监督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宗主督护制 
32.二府三司制 
33.北洋政府的甄别制度 
34.幕僚长制 
35.各界代表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汉代官员的主要选拔制度. 
37.简述隋唐时期选拔官员的途径. 
38.简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39.简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政府行政执行的主要困难. 
40.简述人民民主政权在干部考核和奖惩方面的主要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题述清朝官员选拔制度的多样性.
42.试题述苏区政府的行政监督体系.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