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冲突规范并不直接规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因而只起一种( )作用。A.有限强制 B.协调C.指导 D.间接调整
2. 对于国际私法的性质问题,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国际私法( )A.是国际法B.既是国际法,也是国内法C.主要是国内法,也有国际法因素D.是国内法
3.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的意见,在发生国籍的消极冲突时,用来确定当事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的连接点是( )A.一般是其居住地,如未定居,则用其住所地B.一般是其住所地,也可用其居住地C.最后拥有的国籍D.住所
4. 对外国法人国籍的确定,目前我国主要采取( )A.注册登记国说B.法人成立地和准据法复合标准说C.实际控制说D.法人设立人国籍说
5.英国既得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戴西 B.胡伯C.巴托鲁斯 D.杜摩兰
6.在下列连接点中,用来指定当事人属人法的是( )A.法院地 B.物之所在地C.行为地 D.国籍
7. 在国际私法中被称为“安全阀”制度的是( )A.识别制度B.先决问题制度C.公共秩序制度D.反致制度
8. 综观各国的国际私法立法与实践,法律行为形式要件的准据法的选择方法,反映在冲突规范的类型上,除少数特殊性质的法律行为,一般是采用( )A.单边冲突规范B.双边冲突规范C.重叠性冲突规范D.选择性冲突规范
9.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明确规定了( )A.仲裁程序 B.仲裁法庭的构成C.当有关裁决应在承认和执行国以外的国家做出时,应适用公约的有关规定D.作出裁决的方法
10.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涉外继承,遗产为动产时,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即( )A.被继承人死亡地法律 B.被继承人主要居住地法律C.被继承人生前最后住所地国家的法律 D.被继承人最后居留地法律
11. 解决投资争议国际中心从属于( )A.世界贸易组织B.世界银行C.联合国D.国际商会
12.美国的冲突法重述规定,在当事人无协议选择合同应适用的法律时,由( )确定适用与合同当事人有最重要联系的地方的法律。A.法律 B.当事人C.相关判例 D.法院
13.所谓“合同自体法”是指( )A.符合合同性质的法律 B.合同准据法C.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D.首先是当事人自主选择的法律
14.1970年的专利合作条约确立了( )制度。A.全球统一专利 B发现专利C.一次申请统一审批 D.一项发明一次申请
15.国际贸易支付的主要工具,一为货币,一为( )A.汇款 B.票据C.信用证 D.托收
16.对某涉外民事关系,依甲国冲突法应适用乙国法,根据乙国冲突法应适用丙国法,而根据丙国冲突法应适用甲国法。于是甲国依其本国法处理了案件。这一过程为( )A.转致 B.反致C.法律规避 D.间接反致
17.对于涉外工程承包合同,如当事人未选择合同所适用的法律,一般情况下应适用( )A.发包方营业所在地法律 B.工程所在地法律C.承包方营业所所在地法律 D.受理案件的法院地法
18.公海婚姻适用( )A.当事人住所地法 B.法院地法C.当事人国籍国法 D.船旗国法
19.在国际油污染损害案件中,为了加重船舶所有人的责任,国际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采用了( )A.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B.谁主张,谁举证原则C.无过错责任原则 D.过错责任原则
20.国际民事诉讼法有( ) A.直接规范 B.间接规范C.直接规范和间接规范 D.直接规范或间接规范
21.在国际商事仲裁方面最重要的国际立法是( )A.纽约公约 B.华沙公约C.维斯比公约 D.海牙公约
22.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国际条约的适用有如下规定( )A.在不与我国国内法冲突的情况下可适用B.当与我国国内法有冲突时,则适用国际条约C.一般情况下国际条约效力优先,特殊情况下国内法优先D.一般情况下国内法优先,特殊情况下国际条约优先
23.原则上,外国人的诉讼权利能力由( )决定。A.其住所地法 B.当事人属人法C.其国籍法 D.法院地法
24.“动产继承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这条冲突规范中的“住所地”在国际私法上称作 ( ) A. 指定原因 B .范围C.连结点 D.准据法
25.对发生在船舶内部的侵权行为,多主张适用( )A.受害人属人法B.旗国法C.若船舶位于某国领海,则适用该国法D.若船舶位于公海,则适用侵权人属人法
26.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若当事人未选择合同应适用的法律,一般应适用( )A.买方营业地法 B.卖方营业地法C.合同履行地法 D.法院地法
27.对于结婚的实质要件,有的国家主张适用双方当事人各自的本国法,如( )A.中国 B.秘鲁 C.英国 D 日本
28.我国在批准加入1965年海牙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公约的决定中,指定的中央机关是( ) A.司法部 B.公安部 C.外交部 D.民政部
29.在涉外继承的法律问题上,区别制是由( )最先提出的。A.莫里斯 B.库克 C.萨维尼 D.巴尔特
30.我国在加入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时所作的保留之一是( )A.互惠保留B.反致保留C.公共秩序保留D.侵权范围保留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仲裁协议中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仲裁时间 B.仲裁规则C.仲裁地点 D.仲裁机构E.仲裁的事项
32.依我国民法通则第142条和第150条的规定,人民法院援用国际惯例作为处理合同争议的法律根据时,必须同时符合的条件有( ) A.该合同应适用中国法作准据法 B.中国法没有解决该合同争议的相应规定 C.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也没有相应规定 D.适用国际惯例不损害我国的公共秩序 E.该国际惯例是合同双方当事人所熟悉的
33.司法协助包括( )A.协助送达诉讼文书 B.协助执行判决C.协助调查取证 D.协助开庭审判E.协助执行裁决
34.在反致制度中,最后导致法院地国实体法得以适用的是( )A.一级反致 B.二级反致C.转致 D.双重反致 E.间接反致
35.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确定了“双国籍待遇原则”,在以下( )的情况下,作品可享受缔约国的国民待遇。A.作者为某一成员国的国民B.作者在作品上标明版权标志C.作者虽不具有任何成员国国籍,但其在某成员国有住所D.作品在某一成员国进行销售E.作品首次出版是在某一成员国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6.简述“物之所在地法”原则适用的例外。37.简述法定继承准据法的几种不同制度。38.简述法律规避的构成条件。39.简述我国关于涉外扶养法律适用的规定。
四.论述题(本大题12分)
40.论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41.某甲在美国建造一些船舶,经过登记注册,他把它们抵押给自己的债权人某乙,他在船舶国籍证上背书注明该项抵押,并把船舶送到中国出卖。后因背书有碍船舶在中国出卖,甲与乙协商议定,将不再背书签注抵押。随后,一条新船建造出来,甲将它抵押给乙,并送往中国。该船在中国被甲卖给丙。1993年,乙于中国法院诉请该船转让给丙无效。请问,此案应适用何国法律?为什么?42.李某系贵阳盐田流动渔民,住香港九龙船港船上,1981年经人介绍与贵阳人郭某认识结婚。婚后双方在船上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因感情不合,郭某于1984年离开李某回贵阳居住。此间李某经常居住地是贵阳市沙头角;1985年郭某向贵阳市沙头角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李某的住所应如何认定?该法院对此案有无管辖权?请根据有关法律予以分析。
答案
1.D 2.B 3.A 4.A 5.A 6.D 7.C 8.D 9.C 10.C11.B 12.D 13.C 14.D 15.B 16.D 17.B 18.D 19.A 20.C21.A 22.C 23.B 24.C 25.B 26.B 27.D 28.A 29.D 30.A31.BCDE 32.ABCD 33.ABCE 34.ADE 35.ACE
36.答:⑴物之所在地法主要适用以下问题:动产与不动产的识别;物权性质的确定;物权客体的范围;物权的内容;物权的取得.转移.变更和消灭;物权保护方法。⑵但对运送中的或处于公海.公空中的物品的物权关系.船舶.飞行器等运输工具一般不适用物之所在地法,而改用发送地法或目的地法,或所有人属人法,或登记注册地法.旗国法等。
37.答:法定继承准据法有以下几种制度:⑴区别制。将死者的遗产区分为动产和不动产,分别适用不同的冲突规范所指引的准据法。⑵同一制。对死者的财产不区分动产或不动产,也不论遗产分布在不同国家,其继承一概由死者死亡时的属人法支配。⑶以属人法为主,兼采用财产所在地法。⑷采用遗产所在地法。
38.答:法律规避,又称法律欺诈,是指涉外民事关系的当事人为了利用某一冲突规范,故意制造某种连结点,以避开本应适用的对其不利的法律,而使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一种逃法或脱法行为。其构成要件如下:⑴从主观上看,当事人规避法律必须出于故意;⑵从规避对象上看,当事人规避的法律是本应适用的强行法或禁止性规定;⑶从行为方式上看,当事人规避法律是通过有意改变连结点或制造某种连结点来实现的;⑷从客观结果上看,当事人已经因该规避行为而达到其适用对自己有利的法律的目的。
39.答:我国民法通则第148条规定,“扶养适用与被扶养人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但有两点需要注意的:第一,对“扶养”一词应作广义理解,包括父母子女相互间的扶养.夫妻相互间的扶养以及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人之间的扶养。第二,对于何为:“与被扶养人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扶养“与被扶养人的国籍.住所以及供养被扶养人的财产所在地(法),均可视为与被扶养人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40.答: 1.公共秩序的概念。 2.公共秩序保留是国际私法上通行的一种排除外国法适用的制度。其必要性和必然性。 3.国际私法上公共秩序的三种规定方式:直接限制.间接限制和合并限制。 4.公共秩序制度为各国普遍采用。 5.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
41.答:此案应适用中国法律。因为,在国际私法上,虽然一般认为对船舶.飞行器等运输工具,有关的物权关系应适用登记注册地法或旗国法或主营业地所在国法。但是,本案中的船舶系新船,非从事运输而被送到中国出卖的,因而跟一般的动产在本质上没有特殊的区别,故应适用动产物权的物之所在地法,即中国法。
42.答:⑴李某虽住在香港龙船湾流动船上,但其户籍所在地在贵阳市,且其常住地在贵阳市沙头角。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指出,当事人的住所不明或不能确定的,以其经常居住地为住所,故李某的住所为贵阳沙头角;⑵根据民事诉讼法原告就被告的管辖原则,贵阳市沙头角法院对此案有管辖权。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