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代码:026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年均太阳辐射量最低的地区是( ) A.青藏高原东部 B.青藏高原南部 C.华北地区 D.川黔地区 2.现代农业中产投效益降低的原因是( ) A.成本降低 B.成本增加 C.边际收益增高 D.产量与成本降低 3.水体经酸雨酸化后,导致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A.有机物加速分解,消耗了大量的溶解氧 B.酸化了的水直接毒害鱼类 C.使浮游生物减少、缺乏食源 D.使流域土壤和水体底泥中的金属溶解进入水中,造成中毒 4.被群众称为“冷土”的是( ) A.粘土 B.壤土 C.砂土 D.石砾 5.叶片内部,直接和叶肉细胞接触形成的环境称( ) A.区域环境 B.生态环境 C.小环境 D.内环境 6.生态因子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称( ) A.生态作用 B.生物作用 C.生理作用 D.生存作用 7.一般来说,一个种群的低出生率可因其低死亡率而使种群数量( ) A.不断衰减 B.持续稳定 C.持续扩大 D.超过环境容量 8.仙人掌为适应干热环境,叶退化为刺状的适应为( ) A.形态适应 B.生理适应 C.生化适应 D.行为适应 9.在群落中常出现,但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植物种是( ) A.建群种 B.优势种 C.亚优势种 D.附属种 10.当资源(食物和空间)受到限制时,种群增长一般遵循( ) A.指数增长模型 B.线性增长模型 C.逻辑斯谛增长模型 D.金字塔模型 11.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某种物种的个体总和是( ) A.种类 B.种群 C.群落 D.生物有机体 12.蚱蜢用后腿磨擦发声产生的信息流是一种( )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营养信息 D.行为信息 13.生物小循环的特点是( ) A.范围大,时间长,闭合式循环 B.范围小,时间长,开放式循环 C.范围大,时间短,闭合式循环 D.范围小,时间短,开放式循环 14.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随着人工辅助能投入量的增加,投入量和所占比重都明显提高的是( ) A.人力 B.畜力 C.生物辅助能 D.工业辅助能 15.利用猪、鸡粪便养蚯蚓和蝇蛆,再以蚯蚓和蝇蛆养猪、鸡,这种现象属于食物链加环的( ) A.复合环 B.生产环 C.增益环 D.减耗环 16.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存在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凡直接以消耗活有机体或其组织为特点的,生物成员是由小到大,从弱到强排列的,则属于( ) A.捕食食物链 B.寄生食物链 C.混合食物链 D.碎屑食物链 17.“科学—技术—生产—管理”中最活跃、最能动的核心部分是( ) A.人工控制 B.技术控制 C.机械控制 D.气候控制 18.我们在进行作物播种时,播种量一般都超过基本苗数的需要。但我们并不担心植株过密,因为我们利用了生态系统的( ) A.程序调控 B.随动调控 C.冗余调控 D.反馈调控 19.系统的结构反映了系统组分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尤其重要的是( ) A.食物关系 B.营养关系 C.量比关系 D.高低关系 20.在《一个老年湖泊内的食物链动态》一文中,提出后一营养级的生物量只等于或小于前一营养级的生物量的1/10的科学家是( ) A.林奈 B.坦斯列 C.林德蔓 D.奥德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对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生境中的各个生态因子对生物作用具有不可代替性 B.主导因子与辅助因子是相对的 C.主导因子的改变会使环境的全部生态关系发生变化 D.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都是直接的 E.在生态环境中各个生态因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22.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A.一个复合的开放性系统 B.由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技术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 C.人类、农业生物和环境三者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结构 D.既反映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也反映一定生产力水平的经济系统 E.一个多层次的营养结构系统 23.选择农业技术的原则是( ) A.与生物的生理生态特性相适应 B.与自然条件相适应 C.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D.与经济条件相适应 E.为农民所接受 24.沉积型循环的主要贮存库为( )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土壤圈 E.生物圈 25.小群落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A.生态因子的不均衡性 B.群落内部环境不一致 C.群落的成层性 D.群落中有多个优势种 E.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生态金字塔 27.光合生产率 28.大气污染 29.生活型 30.农业生态系统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试述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别。 32.简要说明农业生态系统时间结构的三种类型。 3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提高次级生产力? 34.简述群落的多样性的含义。 35.水生植物在形态的解剖学结构上有何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举例论述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 37.简要分析积温在指导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六、实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 10分) 38.用物质循环原理分析化肥和农药对人类的危害。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