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6.当S与P具有 关系或 关系时,SAP和SEP都假。( )A.全同 B.S真包含于PC.S真包含P D.交*E.全异17.在性质判断中, 判断和 判断的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A.全称肯定 B.全称否定C.特称肯定 D.单称肯定E.单称否定18.“有的大学生是运动员”和“有的大学生不是运动员”,这两个性质判断( )A.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B.不能同假,可以同真C.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D.可以同真,可以同假E.至少有一真,可以同真19.要使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p q真,那么( )A.p真q真 B.p真q假C.p假q真 D.p假q假E.p与q不等值20.以MAP为大前提,再增补 或 为小前提,可有效推出结论SIP。( )A.SEM B.SAMC.SIM D.MESE.SOM21.判断“┐p∨q”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是( )A.p∨┐q B.┐p∨qC.p∧┐q D.┐(q→p)E.┐(p→q)22.若□p真,则 必假。( )A.□┐p B.◇pC.◇┐p D.pE.□p23.不完全归纳推理不是 和 的推理。( )A.或然性 B.特殊到一般C.前提不蕴涵结论 D.必然性E.前提蕴涵结论24.以“p∧q→r”和“┐r”为前提,能有效推出结论 或 。( )A.p∧q B.p∨qC.┐p∨┐q D.p→┐qE.┐p→q25.在下列各推理式中,无效推理式为( )A.(p→q)∧┐q→┐p B.(p∨q)∧p→┐qC.(p q)∧p→┐q D.(┐p→┐q)∧┐q→┐pE.(p←q)∧q→p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6.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___________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27.如果概念A___________概念B,则概念A为种概念,概念B为属概念。28.简单判断就是自身中___________的判断。29.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p→q”是假的,当且仅当___________。30.既肯定SAP,又肯定同素材的SEP,这就违反了逻辑上的___________律。31.一个正确推理必须___________和前提真实。32.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肯定后件式和___________。33.完全归纳推理是___________性推理。34.从思维进程来看,类比推理是___________的推理。35.间接证明有反证法和___________。四、图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小题4分,第37小题6分,共10分)36.请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A.中国 B.黄山 C.长城 D.旅游胜地37.试用真值表判定下列A、B两个判断是否为矛盾关系。A:王华要么南京大学,要么东南大学。B:王华既不报考南京大学,又不报考东南大学。设:p表示“王华报考南京大学”,q表示“王华报考东南大学”。T表示“真”,F表示“假”p q TTFF TFTF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8.(1)“矛盾是旧形式与新内容之间的斗争。”该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2)“微机可分为台式微机、便携式微机、办公用微机和家用微机。”该句作为划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39.(1)请将“没有一个自学成才者不是经过刻苦努力的”换质位,写出换质位的公式和换质位后的结论。(2)找出能反驳“所有的被告都是有罪的”的判断,并指出为什么能反驳。40.写出下列三段论的推理式,指出其格与式,并根据三段论规则说明其是否有效。“并非所有细菌都有毒;并非所有生物都是细菌;所以,并非所有生物都有毒。”41.“为了证实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美国弗来明心脏研究中心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统计资料显示:每多吸一支烟,肺癌的发病率就上升一倍。如果一个人每天吸两包烟,那么这个人比不吸烟的人得肺癌的几率高20倍。可见,吸烟与肺癌的发病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分析此例运用了何种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说明理由并写出该逻辑方法的公式。42.“作品愈高,知人愈少”,这是错误的。因为,倘若作品愈高,知人愈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分析此例,指出被反驳的论题,用来反驳的论据和反驳所使用的逻辑方法,并分析反驳得是否正确。六、证明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43.两个肯定前提必得肯定结论。44.大前提为I判断,小前提为E判断,不能构成一个有效的三段论。七、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45.上海某宾馆来了A、B、C三位客人,现已知:①如果A和B都来自北京,那么C就来自昆明;②并非C来自杭州或昆明;③只有B来自北京,C才不是来自杭州。请问:A是否来自北京?写出推导过程。(设:A表示“A来自北京”,B表示“B来自北京”,C1表示“C来自昆明”,C2表示“C来自杭州”)46.某市发生一个抢劫杀人案,经初步侦察,犯罪嫌疑人为A、B、C。现已知:①如果A无罪或B有罪,那么,C有罪;②只有A有罪,C才有罪。请问:A是否有罪?写出推导过程。(设:A表示“A有罪”, 表示“A无罪”,其它类同)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