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代码:0029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把市政界定为城市中的政治决策和行政执行活动,是指( ) A.城市政治说 B.城市行政说 C.城市事务说 D.城市说 2.在市政学的研究方法中,静态研究强调和注重的是( ) A.决策过程 B.组织结构和法律制度 C.发展过程 D.人与组织的关系 3.城市化的直接动力是( ) A.农业发展 B.工业化 C.市场化 D.第三产业发展 4.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过快 B.农村人口数量过多 C.城市数量太少 D.人口的高增长量 5.区分城市与乡村界限的是城市的( ) A.共同功能 B.主导功能 C.特殊功能 D.综合功能 6.城市各类要素在城市空间范围内表现为一定数量,是指( ) A.城市布局 B.城市形态 C.城市密度 D.城市体系 7.各国普遍采用的衡量城市规模的基本指标是( ) A.用地规模 B.人口数量 C.国民生产总值 D.生产力规模 8.我国市政体制的主要形式是( )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B.三权分立制度 C.市委员会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 9.英国城市普遍实行的市政体制是( ) A.市议会制 B.议会市长制 C.市委员会制 D.市经理制 10.在中共市委的领导作用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A.政治领导 B.经济领导 C.思想领导 D.组织领导 11.我国城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是( ) A.民主集中制 B.市长负责制 C.集体领导制 D.民主协商制 12.市民的人格构成具有( ) A.同质性 B.异质性 C.宗法性 D.权威性 13.体现城市政府本质的职能是( ) A.经济职能 B.建设职能 C.管理职能 D.服务职能 14.直接反映着我国城市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是( ) A.直辖市 B.地级市 C.县级市 D.市辖区 15.第一次打破了城乡在空间和形态上截然对立旧观念的城市规划理论是( ) A.邻里单位理论 B.中心地论 C.田园城市理论 D.卫星城市理论 16.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 A.10年 B.15年 C.20年 D.25年 17.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 ) A.银行贷款 B.社会集资 C.基础设施的运营收入 D.国家和城市的财政支出 18.健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关键是( ) A.改革基础设施的经营和管理 B.人民城市人民建 C.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统一领导 D.投资渠道多样化 19.城市环境是人类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由动物、植物、微生物、水、土壤、大气、阳光以及建筑物、构筑物等组成的( ) A.地理环境 B.自然环境 C.人工环境 D.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复合体 20.国家要求新建城市绿地率不低于30%,旧城区改建的绿地率不低于( ) A.25% B.35% C.40% D.45% 21.城市经济管理的性质主要体现为( ) A.宏观属性与微观属性 B.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C.产业属性与专业属性 D.社会属性与行业属性 22.城市经济管理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是( ) A.获取最佳城市经济效益 B.政企分开 C.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D.专业化管理 23.人们长期共同生产、生活或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而形成的聚集区就是( ) A.法定社区 B.自然社区 C.功能社区 D.行政社区 24.以下属于我国城市的政府协调性组织的是( ) A.疾病控制中心 B.医药公司 C.市卫生局 D.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5.1904年成立、1919年加入国际红十字会,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中国红十字会的性质是( ) A.医疗机构 B.卫生防疫机构 C.药事机构 D.群众卫生组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一般而言,我国城市的行政机关主要包括( ) A.市人民政府 B.市辖区人民政府 C.市人民代表大会 D.市、区人民政府的各职能部门 E.不设区的市和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27.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包括( ) A.城市成为人类主要的聚居区 B.城市成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的中心 C.城市是世界经济联系网的基本结点 D.城市空间是区域形态的基本构成 E.城市生态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更为重要 28.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包括( ) A.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政府为主导 B.出现了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 C.城市化伴随着农村的破产 D.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 E.城市化速度不受政府调控 29.根据中心城市的数量多寡和组合形式来划分,城市体系的类型主要有( ) A.金字塔型 B.单核型 C.多核型 D.网络型 E.带状型 30.按照城市行政地位的不同,中国的城市可以分为( ) A.直辖市 B.副省级市 C.地级市 D.计划单列市 E.县级市 31.市政体制的内容包括( ) A.城市的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 B.城市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C.城市的国家机构与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 D.市级国家机构与所辖区、县的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 E.市级国家机构与中央、省的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 32.我国市政府工作部门设置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需要原则 B.精干原则 C.法制原则 D.效能原则 E.公平原则 33.我国市民利益表达的主要途径或渠道有( ) A.社会传媒渠道 B.个人联系渠道 C.集团参与渠道 D.市民监督渠道 E.代理人或代表渠道 34.我国城市政府经济调控的特征是( ) A.双向性 B.间接性 C.综合性 D.有限性 E.超前性 35.《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观点有( ) A.城市的功能分区是相对的 B.城市建筑物间应进行对话 C.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城市规划成功的关键 D.应鼓励住房使用者参与住房设计 E.大城市的交通是使私人汽车从属于公共交通 36.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协调机构有( ) A.公用事业管理局 B.环境卫生管理局 C.市政工程管理局 D.市政管理委员会 E.交通管理委员会 37.实现城市垃圾管理的现代化必须要做到( ) A.垃圾处理无臭化 B.垃圾处理无害化 C.垃圾处理循环化 D.垃圾处理减量化 E.垃圾处理资源化 38.与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管理相比,城市经济有以下特点( ) A.区域性 B.动态性 C.综合性 D.双重性 E.系统性 39.我国城市中,户政管理机构对常住人口的户口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 A.户口登记 B.人口卡片 C.居民身份证管理 D.人口统计 E.人口研究 40.我国城市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主要包括( ) A.城市教育管理 B.城市卫生管理 C.城市科技管理 D.城市文化管理 E.城市经济管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1.中国市政体制的特征是什么? 42.简要说明西方国家市政职能的实现方式。 43.简述城市规划的原则。 44.简单分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5.结合实际,论述影响城市规模的因素。 46.论述并举例说明城市社区管理的意义。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2分) 47.近年来,随着G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加,工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日趋严重。特别是Z江三角洲和H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城市河段污染尤为突出,据1999年水资源公报显示,全省被评估的4316.2公里河床,没有一类水河段,二类水河段只占4.2%,而三类却占72.5%,四类以上占13.3%。该省东部和西部部分群众靠买水度日。同时,由于G省年降水量七八成集中在4月到9月,并主要以洪水形式直入大海成为不可利用水资源,从而使洪涝灾害更为突出。1999年来G省Z市出现50年罕见旱灾,3万多人的饮水受到严重影响。目前,水资源短缺正成为制约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试用城市环境管理的相关原理分析该地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其对策。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