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代码:002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法可以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其表现之一是( ) A.法引导市场经济的运行 B.法确认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 C.法调整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 D.法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 2.关于普通法法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该法系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 B.该法系也叫英美法系,有英国和美国两个支系 C.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属于典型的普通法法系地区 D.该法系的发展曾经历过衡平法兴起的时期 3.夫妻之间相互扶助的义务属于( ) A.绝对义务 B.相对义务 C.公义务 D.可转让义务 4.人格权属于( ) A.公权利 B.对世权 C.对人权 D.相对权 5.提出最好的立法在于促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法学派别是( ) A.自然法学 B.分析法学 C.功利法学 D.历史法学 6.由同类法律规范组成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被称为( ) A.法律渊源体系 B.立法体系 C.法学体系 D.法律体系 7.“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也。”坚持此种法律本质观的学派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8.以下诸项中,不属于行政制裁的是( ) A.行政处罚 B.劳动教养 C.行政处分 D.罚金 9.关于法制民主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制民主化要求法制的各个环节都坚持民主原则 B.法制民主化是奴隶反抗奴隶主阶级的成果 C.社会主义法制没有必要实行民主化 D.法制的民主化决定民主的性质 10.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 ) A.地方性法规 B.部门规章 C.单行条例 D.地方性规章 11.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诸形式中,属于立法机关专门立法活动的是( ) A.法律清理 B.法律汇编 C.法典编纂 D.法律解释 12.我国法律在对人的效力方面所采取的原则是( ) A.属人主义与保护主义 B.属地主义与保护主义 C.属人主义为主,与属地主义和保护主义相结合 D.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相结合 13.关于法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国家是法产生和发展的制度基础 B.法为实现国家职能所必需 C.法可以不依赖国家而存在 D.国家与法都不属于历史范畴 14.依法治国所应当遵循的形式基本原则之一是( ) A.安全 B.人道主义 C.共同福利 D.适用法律一律平等 15.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不利法律后果,被称为( ) A.法律制裁 B.法律监督 C.法律责任 D.法律实效 16.在法律解释的诸方法中,首先使用的一般是( ) A.目的解释 B.体系解释 C.历史解释 D.文义解释 17.法律推理一般划分为形式推理和( ) A.演绎推理 B.类比推理 C.实质推理 D.归纳推理 18.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被称为( ) A.法的实施 B.法的执行 C.法的实现 D.法的适用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所归属的法律部门是( ) A.宪法 B.法律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法 20.划分部门法的标准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性质和( ) A.法律调整机制 B.法律调整原则 C.法律体系性质 D.法学体系科学性 21.根据立法主体行为的特征不同,立法可分为法的创制、修改、废止及( ) A.认可和解释 B.认可 C.解释 D.解释和承认 22.下列有关法治论与人治论之间分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法治论强调依法治国,人治论强调习惯在治国中的作用 B.法治论强调对人的行为的具体指引,人治论则重视一般性规则 C.法治论主张民主共和政体,人治论主张君主专制政体 D.法治论和人治论在政治制度上的分歧主要出现在罗马共和国时期 23.下列关于法的要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各国实在法中的法律概念多于法律规则 B.法的要素包括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概念、法律意识 C.没有法律原则,就没有法律规则 D.法律原则可以指引人们正确地适用规则 24.下列关于民法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民法法系也叫罗马法系、大陆法系、法典法系 B.民法法系的主要历史渊源是中世纪神学法学家的学说 C.《瑞士民法典》对民法法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D.法国、德国、意大利、印度都是民法法系国家 2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是( ) A.汤刑 B.禹刑 C.法经 D.秦律 26.把法治界定为“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的思想家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西塞罗 27.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之一是( ) A.二者的经济基础不同 B.二者的政治基础不同 C.二者的指导思想不同 D.二者的调整范围不同 28.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民族自治地方是( ) A.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 D.民族乡 29.在立法过程中产生和利用的、知识和操作技巧,被称为( ) A.立法技巧 B.立法程序 C.立法语言 D.立法技术 30.下列各项有关“法制”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法制指静态意义上的法律和制度,或称法律制度 B.法制指动态意义上的法律,即立法、执法、守法、司法等环节构成的系统 C.法制指“依法办事”的原则 D.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口号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经济改革促进了法制建设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 A.改革加速了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 B.改革推动了有中国特色的法的体系建设 C.改革促进了立法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D.改革对司法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E.改革增强了全社会的法律意识 32.法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具体表现为( ) A.法的产生决定于经济基础 B.法的性质决定于经济基础 C. 法的基本内容决定于经济基础 D.法的价值取向决定于经济基础 E.法的发展变化受经济基础的影响 33.按照行为模式的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 ) A.授权性规则 B.命令性规则 C.禁止性规则 D.委托性规则 E.构成性规则 34.根据引起责任的行为性质,可将法律责任划分为( ) A.刑事责任 B.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违宪责任 E.政治责任 35.以下诸项中,属于商法部门的是( ) A.公司法 B.票据法 C.担保法 D.破产法 E.食品卫生法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违法行为 37.准用性规则 38.一般法 39.法律监督 40.文义解释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简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42.为什么说法学家可以在法律监督中发挥特殊作用? 43.西方法学中关于法与正义的理解主要有哪几种观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4题13分,第45题14分,共27分) 44.试述法的适用的概念、功能及特点。 45.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对人权的作用。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