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是( ) A.全部社会产品 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的个人消费品 C.全部消费品 D.全部消费品扣除国家消费后剩余的部分
19.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是( ) A.有商品经济和市场就有市场经济 B.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必然形成商品经济 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 D.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20.决定社会主义本质的是社会主义( ) A.政治制度 B.法律制度 C.经济制度 D.经济体制
21.企业法人财产权是企业法人与企业( ) A.所有权的结合 B.经营权的结合 C.占有权的结合 D.收益权的结合
22.我国要建立和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 ) A.现代市场体系 B.宏观调控体系 C.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D.个人收入分配体制
23.货币流通规律的一般原则适用于一切存在( ) A.公有制经济的社会 B.自然经济的社会 C.产品经济的社会 D.商品经济的社会
24.我国到21世纪中叶要( ) A.基本实现现代化 B.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C.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基本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25.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 ) A.构造适当的管理体制 B.形成完善的经营机制 C.建立最优的比例关系 D.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26.社会主义的国民收入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 A.c+v+m B.c+v C.v+m D.c+m
27.积累基金的物质形式是一年内( ) A.所创造的生产资料总量 B.新增加的生产资料总量 C.新增加的消费资料总量 D.所创造的消费资料总量
28.我国外贸进口的重点要放在( ) A.利用国外资源、引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上 B.家用电器的生产及其更新换代上 C.大力吸收外国金融资本上 D.进口国内短缺的消费品上
29.市场上商品和劳务需求量的形成直接取决于( ) A.社会购买力 B.商品售后服务 C.居民储蓄余额 D.经济增长方式
30.宏观调控目标是由宏观调控( ) A.所决定的 B.任务所决定的 C.方式所决定的 D.手段所决定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是( ) A.生产的主体 B.首要的生产力 C.起着最重要和主导作用的因素 D.生产工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 E.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最主要的标志3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有( ) A.买卖不以价值为基础 B.价值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 C.价值决定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D.使用或消费是劳动 E.使用价值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33.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有( ) A.社会总产品实现理论 B.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原理 C.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原理 D.社会资本运动应以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原理 E.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原理34.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主要有( ) A.产业利润 B.商业利润 C.借贷利息 D.银行利润 E.资本主义地租3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 A.国家投资兴办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新兴工业企业,部分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B.国家能在一定范围内突破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眼前利润的狭隘界限 C.“经济计划化”使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有一定缓解 D.“社会福利制度”使劳资矛盾有一定缓和 E.国家出面进行国际经济调节,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3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A.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B.是我国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C.说明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D.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E.是我国不能超越的历史阶段3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劳动报酬的基本形式有( ) A.计时工资 B.计件工资 C.奖金 D.津贴 E.股息38.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上要达到的目标是( ) A.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B.基本实现工业化 C.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成更具活力和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E.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加39.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点是要( ) A.符合节约社会劳动时间的要求 B.符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原则的要求 C.以实现最快的发展速度为根本标准 D.以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程度为基本依据 E.把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结合起来40.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是( ) A.必须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拒绝一切不平等的奴役性条件 B.要从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和偿还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行 C.用好外资,充分发挥外资的使用效能,坚持重质量、重效益的原则 D.进一步健全涉外经济法,落实优惠,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投资领域 E.充分利用对外承包工程的形式,不断扩大业务范围,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42.简述剩余价值和利润之间的关系。43.怎样认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人拥有少量股票问题?44.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企业生产有什么作用?45.我国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方式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以下3题,第46题必答;从第47、48题选答一题,如全答只判第47题。)46.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制度和规则有什么重要意义?47.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48.同自由竞争时期的竞争相比,垄断时期的竞争有哪些特点?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