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学习方法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山东自考中外教育简史重要考点整理

时间:2022-02-12 16:30:49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导读】山东自考每年只有两次考试机会,分别在每年的4月和10月,所以考生如果想尽早拿到学历证书,一定要认真仔细进行备考工作。为了广大考生朋友能更好地完成备考工作,山东自考网的小编特意整理了2022年山东自考中外教育简史重要考点。一起看看吧。

2022年山东自考中外教育简史重要考点整理

  山东自考中外教育简史重要知识点

  1、《学记》来源于《礼记》一书。

  2、认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的观点的是荀子。

  3、在教育对象的问题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

  4、古代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提出的。

  6、由周敦颐提出,经二程发展,最后由朱熹完成的儒学理论史称程朱理学。

  7、朱子读书法六条目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8、明清科举考试采用的十分教条的形式的文体是八股文。

  9、我国封建社会选士制度大体经历三个阶段: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直至清末的科举制。

  10、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详细阐述了“中体西用”思想。

  11、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最早的洋学堂,是1862年在北京创办的,隶属于总理衙门。

  12、提出“产婆术”的古希腊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3、柏拉图的代表作是:《理想国》。

  14、卢梭的主要教育著作是《爱弥尔》

  15、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16、学而优则仕: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重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管的资格。

  17、《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教育的一篇论文,他着重阐明“大学之道”——大学教育的纲领,因此被认为是与论述大学教育之法的《学记》互为表里之作。

  18、五项竞技:斯巴达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治国的最主要的工具。斯巴达教育的唯一目的是通过军事体育训练将氏族贵族子第培养成为体格强壮的武士。因此,儿童一出生就要接受严格的体格检查,凡身体孱弱畸形的即被舍弃。检视合格的儿童则由父母代替国家抚养至7岁。7—18岁,男童被送往国家教育机构,过半军营式生活。在这段期间,他们要接受单调的军事体育训练,强制的政治道德灌输和严酷的身心磨练,以形成勇敢、坚韧、顺从和爱国的品格。其训练的基本项目为“五项竞技”,即: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此外,骑马、游泳、作战游戏、击剑和唱战歌也是未来军人必须学习的。斯巴达的军事体育训练非常严格,各个项目都必须达到一定要求才能终止。

  19、骑士教育:是中世纪西欧早期宗教教育与武士教育相结合的一种特殊家庭教育形式,学习内容以“骑士七技”为主,轻视读书、写字、计算等文化知识,以灌输服从与效忠封建统治阶级思想的手段来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

  20、《论雄辩家》:是西塞罗论述教育的主要著作,发表与公元前55年,在此书中,他谈论了一个演说家岁必须的学问和应该具有的品格。《论雄辩家》是以对话形式写的。在书中,西塞罗虚构了克拉苏在罗马郊外塔斯克勒姆的别墅的一次聚会。来参加聚会的人对有关雄辩家、雄辩术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西塞罗在〈论雄辩家〉一书中详细阐述了雄辩家的教育思想。他认为雄辩家应该是一个就目前的任何问题都能按规定的模式,脱离讲稿,拌以恰当的姿势,得体而审慎地进行演讲的人。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就在于培养这样的雄辩家,而雄辩家最本质的特点是能就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的演说。一个雄辩家不仅要能言善辩,而且必须具有良好的,多方面的素养。

  以上就是关于“2022年山东自考中外教育简史重要考点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山东自学考试时间、考试条件、报考专业、报考院校及自考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山东自考网。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时间: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在线报名
在线
报名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