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考复习需要重视考试大纲,考试命题是围绕大纲来的,所以复习一定要紧扣考试大纲,再结合考试大纲来弄懂重点、难点、疑点。因为考试大纲一般都是含有命题来指导思想工作、考试范围、命题要求等重要信息。为了辅助各位考生学习,山东自考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2022年山东自考02124信息分析方法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年山东自考02124信息分析方法复习资料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信息分析方法》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段)的必修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已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重要战略资源。但是信息的效用并不是直接能显示出来,需要通过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组织、分析、提供等程序,信息才能实现其价值。其中通过信息分析可以达到甄别信息、精化信息、重组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作用。可以看出,信息分析是信息活动的必然要求,是建立信息系统的重要条件,是信息检索与咨询的基础,是开展用户服务的有力保证。
《信息分析方法》这门课程的任务就是通过信息分析课程的学习,增强山东自考学生对信息资源的收集、控制和分析能力,为以后实际工作中保证决策数据的正确性、理论方法的合理性以及制定政策和战略决策的科学性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分为八章。在对信息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论、流程和方法体系简单阐述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包括逻辑思维方法、特尔菲法、文献计量学方法、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自学应考者对信息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信息分析的含义、分类及相关理论;
2.理解信息分析的方法体系;
3.掌握信息分析方法的具体操作;
4.具有编写信息分析报告的能力;
(三)本课程使用的教材
本课程现使用教材是《信息分析——基础、方法及应用》,朱庆华 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六次印刷。它由十四章组成,而本课程主要学习的信息分析相关基础理论及方法是由此教材的前八章组成,因此考核目标主要针对本教材的第一章到第八章制定。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信息分析概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国内外对信息分析的理解、信息分析与其他一些行业之间的联系与交叉、信息分析的类型以及信息分析的特点与作用,并阐述了信息分析的产生背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
1.信息分析的含义
2.信息分析的类型
3.信息分析的特点与作用
4.信息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考核要求
1.信息分析的含义
熟练掌握:信息分析的定义
2.信息分析的类型
熟练掌握:按照领域划分的信息分析类型,按照内容划分的信息分析类型和按照方法划分的信息分析类型
3.信息分析的特点与作用
熟练掌握:信息分析的特点,信息分析的作用
4.信息分析的产生于发展
掌握:信息分析的产生背景,信息分析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 信息分析的流程
(一)课程内容
本章详细地介绍了典型的信息分析活动的步骤,包括课题选择、制定课题研究计划、信息收集、信息整理鉴别与分析、报告编写。
(二)考核知识点
1.课题选择
2.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3.信息收集
4.信息整理、鉴别与分析
5.报告编写
(三)考核要求
1.课题选择
掌握:课题的来源,课题选择的原则,课题类型,选题程序
2.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掌握:课题研究计划的内容
3.信息收集
(1)熟练掌握:文献信息的含义及类型,文献检索的几种方法
(2)熟练掌握:非文献信息的含义及类型,非文献信息的收集渠道,实际调查的含义及途径;如何进行问卷调查
4.信息整理、鉴别与分析
(1)熟练掌握:信息整理的两个层次及其含义
(2)领会:形式整理的内容有哪些,和内容整理的内容有哪些
(3)掌握:鉴别信息的标准
5.报告编写
(1)熟练掌握:研究报告的结构
(2)掌握:研究报告的撰写程序
(3)领会:研究报告的类型
第三章 信息分析方法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方法的概念、信息分析方法的来源及历史发展、信息分析方法的分类、以及信息分析方法的体系结构。
(二)考核知识点
1.方法与方法论
2.信息分析方法的来源
3.信息分析方法体系
(三)考核要求
1.方法与方法论
领会:方法的概念,方法论的概念
2.信息分析方法的来源
掌握:信息分析方法的含义,信息分析方法的来源
3.信息分析方法体系
(1)领会:信息分析方法的历史发展
(2)熟练掌握:信息分析方法的分类,定性研究方法的含义,定性分析的主要逻辑学方法有哪些,定量研究方法的含义,定量分析的过程,信息分析中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有哪些
(3)领会:信息分析方法的体系结构
第四章 逻辑思维方法
(一)课程内容
本章详细介绍了信息分析中可以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的含义及应用,包括比较、分析与综合、推理等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1.比较法
2.分析与综合
3.推理
(三)考核要求
1.比较法
熟练掌握:比较的含义,比较的几种类型,使用注意事项
2.分析与综合
(1)熟练掌握:分析含义与基本步骤,分析的几种类型及各自的定义,综合的含义与基本步骤,分析的几种类型及各自的定义
(2)领会:因果分析的几种形式,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3.推理
(1)熟练掌握:推理的含义,推理包含的因素,推理的两种形式及其应用
(2)领会:演绎与归纳的关系
第五章 特尔菲法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专家预测法中经典特尔菲法的由来、特点、工作程序以及相关结果的数据处理和表达等。
(二)考核知识点
1.概述
2.特尔菲法的实施
3.结果的数据处理和表达
4.特尔菲法的应用实例
5.特尔菲法的发展
(三)考核要求
1.概述
掌握:特尔菲法的含义、特点及用途
2.特尔菲法的实施
(1)熟练掌握:特尔菲法的工作程序
(2)领会:选择专家的注意点
(3)熟练掌握:几种调查表的基本形式,设计调查表的原则
3.结果的数据处理和表达
领会:各类结果的数据处理和表达
4.特尔菲法的应用实例
领会:特尔菲法在预测中的应用,特尔菲法在评价中的应用
5.特尔菲法的发展
掌握:保持特尔菲法基本特点的派生特尔菲法的类别及含义,部分地改变特尔菲法基本特点的派生特尔菲法的类别及含义
第六章 文献计量学方法
(一)课程内容
本章详细介绍了文献计量学的历史发展、特点、发展趋势、三大定律、文献增长规律、文献老化规律、引文分析、网络计量学的研究对象、网络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及工具等。
(二)考核知识点
1.文献计量学概述
2.文献计量学方法
3.网络计量学
(三)考核要求
1.文献计量学概述
(1)掌握:文献计量学的特点
(2)领会:文献计量学的历史发展及发展趋势
2.文献计量学方法
(1)熟练掌握:文献计量学中三大定律(洛特卡、布拉德福和齐普夫)的含义
(2)熟练掌握:普赖斯指数增长模型的基本内容,逻辑曲线的基本内容
(3)熟练掌握:负指数模型,巴-凯老化方程
(4)熟练掌握:引文分析的测度指标概念,引文分析的类型及内容,引文的主要指标分析,引文分析的应用
3.网络计量学
熟练掌握:网络计量学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工具及应用
第七章 回归分析法
(一)课程内容
本章详细介绍了回归分析方法的概念、类型、步骤、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以及非线性回归法等。
(二)考核知识点
1.概述
2.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4.非线性回归分析法
(三)考核要求
1.概述
掌握:回归分析法的定义、分类,回归分析法的工作步骤
2.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熟练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各项工作步骤及有关公式
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熟练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假设,回归模型未知参数的估计,回归系数的相关性检验
4.非线性回归分析法
掌握: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回归
第八章 时间序列分析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方法,包括多项式曲线法、指数曲线法、生长曲线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并对回归分析预测法和平滑分析预测法进行比较。
(二)考核知识点
1.概述
2.多项式曲线法
3.指数曲线法
4.生长曲线法
5.移动平均法
6.指数平滑法
7.回归分析预测法与平滑分析预测法的比较
(三)考核要求
1.概述
掌握:时间序列数据的含义,时间序列数据的编制原则,倾向变动分析预测方法体系
2.多项式曲线法
(1)熟练掌握:一次曲线、二次曲线和三次曲线的基本公式
(2)领会:一次曲线、二次曲线和三次曲线的计算,模型的建立与预测
3.指数曲线法
(1)熟练掌握:一次指数曲线法、二次指数曲线法和修正指数曲线法的基本公式
(2)领会:一次指数曲线法、二次指数曲线法和修正指数曲线法的计算,模型的建立与预测
4.生长曲线法
(1)熟练掌握:Logistic曲线、Gompertz曲线的数学模型
(2)领会:Logistic曲线、Gompertz曲线的计算,两种生长曲线的比较
5.移动平均法
(1)熟练掌握:一次移动平均的计算公式,二次移动平均的预测模型
(2)领会:一次移动平均、二次移动平均的计算
6.指数平滑法
(1)熟练掌握:一次指数平滑、二次指数平滑和三次指数平滑的基本公式
(2)领会:一次指数平滑、二次指数平滑和三次指数平滑的计算,模型的建立与预测
7.回归分析预测法与平滑分析预测法的比较
领会:回归分析法与平滑分析法的比较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兹对有关问题说明如下,并进而提出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说明
为使考核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社会助学者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进行辅导,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的难易度。
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
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林归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2.掌握: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的原理、方法步骤等。
3.熟练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
(二)关于自学教材
信息分析考试全省统一命题指定使用的教材是:《信息分析——基础、方法及应用》,朱庆华 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八次印刷。
(三)自学方法指导
本课程作为一门的专业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多、难度大,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
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教材中的习题和思考题,这一过程可有效地帮助自学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一面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为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计算题、简答题及问答题(包括论述题)等类型(见附录题型示例)。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山东自考网还为各位考生提供【山东自考真题】【山东自考复习资料】,有需要的考生也可点击查看。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2年山东自考《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6年模拟题(1)
05-062022年山东自考“企业档案管理”笔记(第一章)
05-092022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考试重点(5)
04-162022年10月山东自考水产繁殖育苗技术论述题专项复习八
09-2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学习笔记之中断的基本知识
12-062022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现代散文史资料九
10-182022年山东自考03035有机化学(四)复习资料
07-2106版2022年山东自考《数据库及其应用》笔记(9)
04-252022年10月山东自考05680婚姻家庭法考前复习资料5
08-102023年4月山东自考工程心理学串讲八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