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考复习需要重视考试大纲,考试命题是围绕大纲来的,所以复习一定要紧扣考试大纲,再结合考试大纲来弄懂重点、难点、疑点。因为考试大纲一般都是含有命题来指导思想工作、考试范围、命题要求等重要信息。为了辅助各位考生学习,山东自考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2022年山东自考27870管理学基础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年山东自考27870管理学基础复习资料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管理学基础》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农业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学习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管理学的有关概念,理解并掌握管理科学的理论知识体系以及基本方法,一方面为其他管理类课程奠定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应考者分析与解决管理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分为十一章。第一章对企业、管理、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作了系统说明;第二章对中西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作了系统介绍;第三章对管理原理与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前三章是管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其中,通过学习古今中外不同生产方式中形成的重要管理思想成果,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演变,形成一个关于管理理论框架的总体认识,以达到掌握管理学基础理论的目的。第四章到第十一章是管理职能理论部分,其中分别介绍了重要的管理职能理论与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和理解组织管理的基本职能,并能够从管理学理论的视角,对社会经济中的管理实践活动进行系统地观察、思考、分析和比较,提高对现实管理活动的理性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管理科学知识与管理方法有一较为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理解管理的概念、性质和职能。了解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2、理解并熟知基础管理理论和基本原理。
3、掌握管理职能理论中所涉及的基本应用方法。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管理学是其他管理类课程的重要前序(基础)课程。管理学的理论基础是哲学。管理学是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学科,涉及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企业的含义与分类 、管理与企业管理 、管理者的类别与技能。
(二)学习要求
正确理解企业和管理的含义,了解企业的发展过程、地位和作用,了解企业的基本组织形式,以及分类方法。理解管理的性质、特征和职能。初步掌握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明确管理者的分类及相应职责,熟悉对管理者的技能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企业的含义、地位、作用、基本组织形式。
2、熟知:管理的性质、职能,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熟悉对管理者的技能要求。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演变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中国管理思想的演变、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阶段的理论,西方现代管理思想以及管理思想的新发展等内容。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国不同时期的重要管理思想,熟悉西方企业管理思想的不同发展阶段,熟悉西方现代管理思想,并掌握各阶段的代表性学说,以及熟悉管理思想的最新发展情况。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中国古代、近代管理思想,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主要学派。
2、熟知: 战略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管理、企业再造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人际关系学说、X理论、超Y理论、Z理论。
第三章
管理原理与方法
(一) 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管理的基本原理,诸如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伦理原理等,以及管理哲学和管理方法体系。
(二) 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正确理解管理的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伦理原理等基本原理,掌握管理的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和教育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各项原理中所揭示的存在于管理活动中的内在关系。
2、熟知: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伦理原理等基本原理。管理的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和教育方法。
第四章 组织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组织的基本概念、组织结构设计的理论内容、典型组织结构的类型、人员配备以及组织整合的基本理论。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组织结构设计的任务,了解组织的职务设计与分析,熟悉部门划分的含义和部门划分的方法,熟练掌握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了解组织设计原则与影响因素,熟悉典型的组织结构类型及其特点;熟悉人员配备的任务和方法;掌握组织中存在的各种力量及其整合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 影响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组织部门划分的原则与方法、组织设计原则,以及组织整合的相关理论。
2、熟知: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典型组织结构及其特点;
3、掌握:人员配备的任务和方法,以及组织整合方法。
第五章
决策过程与方法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决策的概念和分类、决策的基本理论以及不同决策理论的理论特征、决策程序理论以及决策的方法。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熟悉决策的概念、分类、特点、过程,理解不同决策理论的前提和内容,掌握科学决策思维方法,并能够运用集体决策、方向性决策方法进行问题分析,以及运用盈亏平衡分析、决策树、非确定型决策等决策方法解决简单的决策问题。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决策的基本理论内容、不同决策理论及其理论特征、
2、熟知:决策基本程序、以及有关集体决策、方向性决策、活动方案决策的基本方法。
3、掌握: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
第六章 计划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计划的基本理论、计划工作的原理、制定计划的几种方法以及计划调整的基本方法。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计划的任务和内容,了解计划的类型、影响计划有效性的
因素;理解计划工作的原理,熟悉计划的各种分类标准及相应分类,掌握编制程序及计划的方法,能够制定简单的进度计划。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领会:计划的含义、任务和作用,计划的种类,计划工作的原理,以及计划调整的方法。
2、熟知:甘特图、负荷图、以及网络计划技术。
3、掌握:计划工作的步骤,编制程序及计划的方法。
第七章 领导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有关领导的基本理论,领导方式及其理论,以及领导者的素质与领导艺术理论。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领导的概念、领导和管理的区别、领导的权力内容、领导职能和作用;熟悉和掌握领导方式的类型及相关领导理论;了解领导者素质及领导艺术。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领导者素质及领导艺术。
2、熟知:领导的基本理论、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管理方格理论、权变理论。
第八章 激励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激励的基本概念、过程和作用,几种主要的激励理论,以及激励的原则与方法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激励和激励过程的含义,了解激励的作用;熟知几个代表性的激励理论,掌握激励的原则和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激励的作用。
2、熟知:激励的基本概念和过程,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挫折理论、激励模式理论。
3、掌握:激励的原则与方法
第九章 沟通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沟通及其过程、沟通的类别、沟通障碍有关理论,以及改善沟通的技术和方法。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沟通的含义、沟通的重要性,熟悉沟通的过程和类别;熟悉和掌握沟通的障碍及改善、沟通的技术和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沟通的含义、沟通的重要性、沟通的类别。
2、熟知:沟通的过程、沟通的障碍。
3、掌握:沟通的技术和方法。
第十章 控制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管理控制的基本理论、控制的基本过程、以及控制的方法。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控制的含义和作用,掌握控制的一般程序,了解控制的分类,熟悉各种常用的控制方法,熟悉掌握PDCA循环质量管理。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控制系统、控制的作用、管理控制目标、管理控制的特点、控制类型、差异性分析
2、熟知:控制的基本过程、控制的基本原则,预算控制、生产控制、经营审计控制的方法内容。
3、掌握:确定控制标准的基本方法、库存控制、PDCA循环质量管理。
第十一章 创新
(一) 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创新和管理创新、创新与维持的关系、企业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创新的过程、以及创新活动组织的理论。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创新的含义,领会管理创新的本质内容,以及它对系统生存和发展的作用。了解创新的一般规律,包括创新的类型、内容、过程及条件等,以此来指导企业创新的实践。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管理创新的本质内容、创新与维持的关系。
2、熟知:企业创新的基本内容、创性的过程和组织。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
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熟知”、“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
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领会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2、熟知:要求应考者必须熟悉的理论知识,并能够正确理解、记忆以及运用相关的理论、方法等,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恰当的理论解释、说明或回答。
3、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方法,能根据考核的具体要求,作出正确的解答和说明。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管理学基础》,吴星泽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作为一门的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多、难度大,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
10、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教材中的习题和思考题,这一过程可有效地帮助自学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10、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熟知”60%,“掌握”为2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10、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及问答题(包括论述题)计算题等类型(见附录题型示例)。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山东自考网还为各位考生提供【山东自考真题】【山东自考复习资料】,有需要的考生也可点击查看。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2年山东自考《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6年模拟题(1)
05-062022年山东自考“企业档案管理”笔记(第一章)
05-092022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考试重点(5)
04-162022年10月山东自考水产繁殖育苗技术论述题专项复习八
09-2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学习笔记之中断的基本知识
12-062022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现代散文史资料九
10-182022年山东自考03035有机化学(四)复习资料
07-2106版2022年山东自考《数据库及其应用》笔记(9)
04-252022年10月山东自考05680婚姻家庭法考前复习资料5
08-102023年4月山东自考工程心理学串讲八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