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山东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点复习(106)
人类的精神生活
人类的物质活动总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物质生活的特点在于它是运用劳动工具体系对于对象的实在的把握。物质活动的结果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实在的把握。
人类的精神活动也必定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过程来实现。精神生活的特点在于它是运用语言符号体系对于对象的观念性或象征性的把握。精神活动的结果是主体观念地把握对象。
人类的精神生活可以超越现实世界中的物质生活,但不恩能够脱离物质生活。物质生活不仅是精神生活的前提,而且还制约或决定着精神生活的目标和方式。人们的精神生活必须反映物质生活的状况并服务于物质生活。
人类的精神生活同物质生活一样,是以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为条件的,而且,精神生活对于社会交往的依赖更甚。作为精神生活的中介的语言符号本身就是社会交往的产物,并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才能存在。语言符号既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汇总界,也是人们之间精神交往的中介。语言作为中介是人们精神交往的最基本规范。
精神生活的意识形态化
人们的物质交往关系特别是经济交往关系,构成人们精神交往关系的现实基础。在特定的机关年纪基础制约下人类精神生活及其社会交往的规范化,制度化,就形成了社会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意识形态作为和经济形态相对应的重要范畴,指反映特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意识形态不同于“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全部社会精神生活及其成果的概括,既包含社会意识形态,也包含非意识形态化的即不反映特定社会集团利益的内容,如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等。
意识形态是历史的产物。意识形态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并在历史上随着阶级关系的演变而演变。任何意识形态都只能是阶级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就是系统化,理论化了的阶级意识。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2年山东自考《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6年模拟题(1)
05-062022年山东自考“企业档案管理”笔记(第一章)
05-092022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考试重点(5)
04-162022年10月山东自考水产繁殖育苗技术论述题专项复习八
09-2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学习笔记之中断的基本知识
12-062022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现代散文史资料九
10-182022年山东自考03035有机化学(四)复习资料
07-2106版2022年山东自考《数据库及其应用》笔记(9)
04-252022年10月山东自考05680婚姻家庭法考前复习资料5
08-102023年4月山东自考工程心理学串讲八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