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考课程的试卷遵循一个原则,以山东自考教材大纲为主,参考辅导资料为辅。但教材知识点众多,考生复习起来难免吃力,而山东自考复习资料一般把知识点已经总结好,学习起来也更方便快捷,下文是山东自考网整理的2022年10月山东自考00207高级财务管理考前复习资料6,供各位考生参考。
2022年10月山东自考00207高级财务管理考前复习资料6
251.环境分析是战略财务管理的重心和难点。
252.对于战略财务管理而言,环境分析非同一般。这种“特殊”表现在:首先,战略财务管理的环境分析主要不是针对“过去”和“现在”,而是面向未来且往往需要尽可能延伸至较为长远的未来。其次,从企业顺利发展的愿望出发,企业财务战略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然而,环境的多变性又会迫使企业动态地调整战略。最后,战略财务管理环境分析特别强调动态分析。
253.企业战略财务管理主要是对资金筹措、资金投放和收益分配三个环节的管理。
254.资金筹措战略目标体系一般应包括的方面:⑴满足资金需要目标;⑵开拓和维持现有融资渠道目标;⑶低资金成本目标;⑷低筹资风险目标;⑸提高筹资竞争力目标。
255.筹资结构与筹资战略关系的具体表现:⑴企业现有资金来源的保持和稳定程度以及企业资金来源的多样化程度,都是由资金来源结构决策决定的;⑵企业筹资总成本与筹资总风险的高低也是由资金来源结构决策决定的;⑶资金来源结构对企业筹资能力和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
256.筹资结构战略生成的过程的步骤:⑴分析、预测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中的有关因素,寻求可行的资金来源结构战略备选方案。⑵评估提出的备选资金来源结构战略方案与企业战略之间的一致性,选出能支持企业战略的资金来源结构战略方案;⑶对选出的符合企业战略要求的资金来源结构战略方案,对其资金成本与资金风险进一步运用资本结构理论进行分析评价,以低成本和低风险为标准,从可行的资金来源结构战略方案中选择并确定最佳方案;⑷批准执行,即把已确定的资金来源结构战略方案投入实施。
257.影响企业筹资战略选择的因素主要方面:⑴经济周期;⑵行业差别;⑶资金市场;⑷所有制形式;⑸企业经济效益水平、变化速度和平稳程度等因素;⑹投资项目性质和生产技术配备能力与结构;⑺金融与经济传统;⑻其他因素。
258.造成行业差别的原因主要有三种因素:一是资产流动性;二是资金密集度;三是行业的成熟期。
259.企业判断筹资结构与企业战略是否一致:⑴看该筹资方案能否为战略推进提供充足的资金;⑵看企业的资金来源结构是否保持一定的筹资优势和战略机动性;⑶看能否与企业战略的现金流量状况及其未来趋势保持协调一致;⑷看能否与企业高层领导人的战略思想协调一致。
260.企业资金筹措渠道与方式战略类型:⑴内部型资金筹措战略;⑵金融型资金筹措战略;⑶证券型资金筹措战略;⑷联合型筹资战略;⑸结构型资金筹资战略。
261.内部型资金筹措战略。⑴含义:指主要从企业内部开辟资金来源,筹措所需资金。⑵主要的资金来源:①留存利润和资金节约,包括从利润中提取而形成的一般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等;②从销售收入中回收的折旧、摊销等无需用资金支付的费用;③资金占用减少、周转速度加快所形成的资金节约等。⑶筹资战略主要适用于下列情况的公司:①企业外部资金来源渠道匮乏;②企业内部资金来源丰富、充裕,足以满足现阶段的资金需要;③企业战略需要采用内部型筹资战略。⑷采用战略的措施:①适用市场环境的变化;②加强内部管理,节约各项费用;③降低利润分配率,提高留存盈余;④合理制定和利用折旧计划等,以增加积累,减少税收支出;⑤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⑥加强企业内部资金的调度,避免资金闲置。
262.金融型资金筹措战略:指企业通过与金融机构建立起密切协作关系,有效地利用这些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以保证随时获得长期稳定贷款的筹资战略,这是一种从企业外部以间接金融方式筹集资金的战略。
263.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主要来源:⑴政策性银行的信贷资金;⑵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⑷租赁公司。
264.证券型资金筹措战略:指主要依靠社会资金来源,通过发行各种有价证券,特别是发行股票和债券方式来筹集资金的战略。
265.联合型筹资战略:指主要依靠企业间的联合,通过企业间信用、吸收、合并、收买、投资等方式,充分利用其他企业资金力量和金融力量进行筹资的战略。
266.联合型筹资战略的主要形式:⑴通过企业间信用筹资,如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⑵通过企业间的联合,突破单一企业筹措资金的能力界限,从而取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或者是政府的资金援助;⑶通过吸收、合并、收买等方式增强企业的资金筹措能力;⑷通过开办合资企业、合营企业和补偿贸易等方式利用外贸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267.结构型资金筹资战略:指企业多种筹资渠道与方式并用,不存在单一的筹资渠道与方式。
268.筹资能力:指企业从各种资金来源获得资金的能力,它集中表现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筹集到的资金数量和质量。
269.筹资能力分析的必要:⑴筹资能力的大小是企业制定筹资战略的重要依据;⑵资金筹措战略的实施过程实质上就是发挥企业的资金筹措能力,利用这种能力筹集所需资金的过程。
270.企业内部资金筹措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收入水平、盈利能力及有关财务政策等因素。
271.外部资金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筹集负责资金;二是筹集权益资金。
272.企业的负债筹资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盈利水平与资金来源结构。
273.企业筹资能力的着手开发:⑴提高盈利能力,改善资金结构;⑵提高对金融机构的交涉能力;⑶增强企业领导和资金筹措人员不断开发利用新的融资渠道和工具的能力;⑷扩大企业影响,提高企业信贷;⑸促进产融结构;⑹制定有效的企业战略。
274.企业资金投放:指为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而把筹集到的资金投入到一定的事业或经营活动中的行为。
275.企业投资战略目标包括:⑴收益性目标,即获利能力指标;⑵成长性目标,即那些能表明企业成长,发展程度的目标;⑶市场占有目标,即占领市场、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的目标;⑷技术领先目标,即以能在某项技术上占据领先地位为目标;⑸产业转移目标,即改变生产方向,从一个行业转向另一个行业;⑹一体化目标,即取得或建立有保证的销售渠道、关键技术、原材料供应基地和能源供给的目标;⑺社会公益目标,即提供社会公共效益方面的目标。
276.投资战略的制定方法:⑴波士顿矩阵法;⑵SWOT分析法;⑶通用电气经营矩阵分析法;⑷生命周期矩阵分析法;⑸行业结构分析法。
277.影响投资战略方案的评价与选择的战略因素主要有:⑴市场因素;⑵生产因素;⑶财务因素;⑷竞争因素;⑸宏观经济政治因素;⑹人员因素。
278.成本战略管理:指财务管理人员提供企业本身及其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企业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适应外部环境的目的。
279.成本战略管理的框架的构成: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成本动因分析。
280.价值链:指企业为顾客生产或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劳务而发生的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
281.价值链分析包括:行业价值链分析、企业价值链分析和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
282.战略定位:指企业确立使用何种竞争手段并与对手抗衡。
283.战略定位分析战略:⑴成本领先战略;⑵差异领先战略;⑶目标集中战略。亘古不变
284.结构性成本动因的种类:⑴经营规模;⑵经营范围;⑶技术与经验;⑷服务的多样性。
285.执行性成本动因的种类:⑴现在生产能力的运用;⑵员工对企业的参与程度;⑶新产品的研发;⑷对产品的全面质量管理;⑸生产厂房的位置、布局的规划;⑹与上、下游作业链的关系。
286.股利分配战略:依据企业战略的要求和内外环境状况,对股利分配所进行的全局性和长期性谋划。
287.股利分配战略的特点:⑴股利分配战略不是从单纯的财务观点出发决定企业的股利分配,而是从企业的全局出发,从企业战略的整体要求出发决定股利分配;⑵股利分配战略在决定股利分配时,是从长期效果着眼的,它不过分计较股票价格的短期涨落,而是关注股利分配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影响。
288.股利分配战略的内容:⑴股利支持比率;⑵股利的稳定性;⑶通过股利分配所要达到传达给投资者的信息内容。
289.股利分配战略的目标:⑴保证股东权益,平衡股东间的利益关系;⑵促进公司长期发展;⑶稳定股票价格。
290.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⑴外部因素:①法律方面的限制;②债务合同条款限制;③股东对股利分配方案的意见;④宏观经济环境状况。⑵内部因素:①现金流量因素;②筹资能力因素;③投资机会因素;④公司加权资本成本;⑤股利分配的惯性。
291.发展型企业战略对股利分配战略影响的特点:⑴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⑵经营会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致使企业收益在一定时期内较不稳定;⑶企业的投资者往往具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
292.稳定型企业战略对股利分配战略影响的特点:⑴企业不需要大量资金;⑵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较为稳定;⑶企业的投资者往往不具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
293.价值管理:价值管理,基本上是关于如何进行企业管理业绩衡量并如何进行管理层激励,以有利于股东价值的创造。
294.价值评价的分类:⑴按评价主体分类——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⑵按评价客体分类——公司价值评价、股票价值评价、债券价值评价、不动产价值评价、自然资源价值评价以及无形资产(专利等)价值评价;⑶按评价的范围分类——整体资产评价与单项资产评价;⑷按评价的方法分类——现金流贴现估价法、相对比较估价法、EVA股价法。
295.价值评价的原则:⑴客观性原则;⑵科学性原则;⑶公正性原则;⑷独立性原则;⑸系统性原则;⑹可行性原则。
296.价值评价的前提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公开市场假设和破产清算假设。
297.持续经营假设:指假设资产仍按当初的设计,建造或改造后的设备,以当前正在使用的方式和目的继续使用下去。
298.公开市场假设:指假定资产都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资产交易是在理想的环境下进行的,是在有组织的市场上发生的。
299.破产清算假设:指资产在某种压力下,被强制进行整体或拆零,经协商或拍卖方式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强制出售)。
300.价值评价的标准:⑴账面价值;⑵重置成本;⑶现行市价;⑷收益现值;⑸清算价值。
301.账面价值:指会计核算中账面记载的资产价值。
302.重置成本:是以评估基准日为前提,以资产处于在用状态所耗费的成本作为资产估价的依据,其适用条件是资产处于在用状态。
303.现行市价:以评估基准日市场上公开买卖的价格作为价值评价的依据,其使用条件是完全公开的市场和正常的交易行为。
304.收益现值:又称公允价值,指将目标企业在未来持续经营情况下所产生的预期收益,按照设定的折现率(市场资金利率或平均收益率)折算成现值,并以此确定其价值。
305.清算价值:指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破产或歇业清算时,把企业中的实物资产逐个分离而单独出售的资产价值,是在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丧失增值能力情况下的资产估价方法,是以假定资产在非正常市场上限期拍卖的价格作为资产估价的依据。
306.决定清算价格的因素包括:资产的数量和功能、拍卖限期、市场供求关系、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机关干涉程序等。
307.价值评价的作用:投资组合管理的需要、公司够并业务的需要和公司内部管理中的需要。
308.风险种类:常见的风险:商品价格风险、税率风险、汇率风险以及因负债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其他的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关联交易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等。
309.常见的衍生工具:远期合约、期货、期权和互换。
310.衍生工具的分类:商品衍生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
311.期货的交易策略:多头套期保值和空头套期保值。
312.多头套期保值:指公司通过买入期货,实现套期保值的目标。
313.空头套期保值:指公司通过卖出期货,实现套期保值。
314.财务管理制度按指定主体分类:广义财务管理制度和狭义财务管理制度。
315.广义财务管理制度:由国家权力机构、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内部指定的用来规范财务主体的财务行为和同各相关方面财务关系的法律、法规、准则及办法的总称。
316.狭义财务管理制度:又称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由企业管理当局依据国家统一财务管理制度,以及优化公司内部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指定的,用来规范企业内部各级财务主体的财务行为,处理企业内部财务关系的具体规则。
317.财务管理制度的主要作用:⑴规范人们的行为规范,降低财务管理行为中的费用;⑵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⑶提供持续的制度化的激励机制。
318.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分类:⑴按管理的环节分类;⑵按管理的职能分类;⑶按管理的对象分类。
319.按管理的环节分类:财务预算与计划制度、财务控制与分析制度、财务考核与评价制度、财务监督与检查制度。
320.按管理的职能分类:内部委托、受托责任制度、内部决策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结算制度。
321.按管理的对象分类: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资本金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收入利润管理制度、财务报告与评价制度。
322.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的内容:一是说明财务机构的设置办法;二是明确企业领导人、财务负责人、财务部门、各职能部门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职责和权限;三是对财务人员得业务素质及条件的规定。
323.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设计的必要性:⑴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国有企业的改造为建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奠定了基础;⑵企业面临的新的经济形势和环境要求企业必须设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⑶优化公司内部财务行为,提高行为效率和效益客观上要求有健全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324.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设计的目标:⑴整体性;⑵多样性;⑶阶段性;⑷定量性。
325.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设计要体现客观条件的要求,具体表现:⑴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管理要求,是财务管理制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⑵企业的根本利益、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财务管理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⑶系统的调查研究、科学的分析,是财务管理制度设计的中心环节。
326.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⑴财务管理与财务规律相结合的原则;⑵适应企业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原则;⑶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⑷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⑸稳定性和连续性相结合的原则;⑹效益性原则;⑺完整性和系统性原则。
327.企业内部经营组织形式:集中管理型、分散管理型、集中与分散结合管理型。
328.综合财务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⑴公司财务治理机构设置制度;⑵授权与任免制度;⑶激励制度;⑷重大财务信息传递与监控制度;⑸投融资管理制度;⑹资本运作管理制度;⑺收益分配管理制度;⑻公司预算与重大财务收支管理制度。
329.日常财务管理制度内容:⑴资金收支结算制度;⑵费用开支管理制度;⑶存货管理制度;⑷固定资产管理制度;⑸在建工程的管理;⑹工资及福利费管理制度;⑺收入管理制度;⑻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管理制度。
330.成本管理制度内容:⑴采购成本控制制度;⑵生产成本控制制度;⑶产品销售成本控制制度。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山东自考网还为各位考生提供【山东自考真题】【山东自考复习资料】,有需要的考生也可点击查看。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2年山东自考《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6年模拟题(1)
05-062022年山东自考“企业档案管理”笔记(第一章)
05-092022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考试重点(5)
04-162022年10月山东自考水产繁殖育苗技术论述题专项复习八
09-2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学习笔记之中断的基本知识
12-062022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现代散文史资料九
10-182022年山东自考03035有机化学(四)复习资料
07-2106版2022年山东自考《数据库及其应用》笔记(9)
04-252022年10月山东自考05680婚姻家庭法考前复习资料5
08-102023年4月山东自考工程心理学串讲八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