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考课程的试卷遵循一个原则,以山东自考教材大纲为主,参考辅导资料为辅。但教材知识点众多,考生复习起来难免吃力,而山东自考复习资料一般把知识点已经总结好,学习起来也更方便快捷,下文是山东自考网整理的2022年10月山东自考05823儿童文学概论复习资料四,供各位考生参考。
2022年10月山东自考05823儿童文学概论复习资料四
A、名词解释
1、现代叙事学:关注叙事作品的结构方法的研究叙事艺术理论和批评方法。
2、中国叙事学:综合西方传统叙事学和现代叙事学,具有创新性和个性的叙事研究方法和理论建构。
3、叙事:通过语言组织起人物的行动和事件,从而构成艺术世界的文学活动。
4、叙事的层面: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观察、分析叙事活动。叙述语言、叙述内容、叙述动作。
5、叙述语言:使故事得以呈现的口头或书面陈述。叙述时间、叙述视角、叙述标记。
6、叙述时间: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相互对照形成的时间关系。时距、次序、频率。
7、时距: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对照形成的关系。省略、概略、场景、减缓、停顿。
8、次序:故事时间中事件的前后顺序与文本时间中语言的排列顺序对照形成的关系。
9、频率:叙述语言或故事内容自身重复的关系。
10、叙述视角: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由叙述人称决定。
11、第三人称叙述: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角度进行叙述。全知视角,剥夺读者的探索求解权利。
12、第一人称叙述:既是叙述人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13、第二人称叙述:故事中的主人公或某个角色以“你”的称谓出现的。
14、叙述视角与人称的变换:对两种以上叙述交替出现的叙述。
15、叙述标记:对于理解故事来说具有标志作用的叙述手段。
16、叙述内容:文学文本所叙述的东西,即故事本身。人物、结构、行动。
17、故事: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涉及事件、情节、情景。
18、事件:故事中人物行为及其后果。
18、情节:按照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19、情景:人物的行为与环境组合起来的实际场面和景况。
20、人物:推动故事的进展和具体生动的形象。扁形、圆形、表意、典型、性格人物五个类型。
21、表意性人物:不具有性格内涵,仅仅表示某种抽象观念的人物。
22、性格人物:具有一定秉性、气质等心理与人格特征的人物。
23、结构:故事的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存在形态。分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24、表层结构:按照叙述顺序组成的各叙述单元之间的关系。
25、深层结构:故事各要素按故事的文化背景中某种内在结构关系排列组织起来的超出叙述顺序的整体。
26、行动:是人物有目的的行为。叙述功能、叙述逻辑、符号矩阵。
27、叙述功能:根据人物在情节过程中的特定作用而规定的人物行为模式。
28、叙述逻辑:根据人物在逻辑上的可能性而总结的人物行为模式。
29、符号矩阵:由四个符号要素组成的显示人物行动意义的矩形图式。
30、叙述动作:讲故事这一行为本身。叙述者、接受者。
31、作者:创作作品的人。
32、隐含的作者:进入作品的叙述活动后的作者。
33、叙述者:讲述作品中语言的人。
34、叙述声音:体现叙述者叙述动作的口气或基本态度。显在叙述者、隐在叙述者。
B、简答题
一、简述中西方叙述学的发展?
1、西方:神话、史诗—戏剧—长篇小说。2、中国: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志怪传奇—“说话”、戏剧—长篇小说。
二、中西方叙述艺术理论的发展?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虚构、情节—古罗马贺拉斯《诗艺》,人物形象—法国布瓦洛,类型化—黑格尔,性格中心—恩格斯,典型环境典型人物。2、明代后期,评点式—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王国维。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山东自考网还为各位考生提供【山东自考真题】【山东自考复习资料】,有需要的考生也可点击查看。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2年山东自考《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6年模拟题(1)
05-062022年山东自考“企业档案管理”笔记(第一章)
05-092022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考试重点(5)
04-162022年10月山东自考水产繁殖育苗技术论述题专项复习八
09-2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学习笔记之中断的基本知识
12-062022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现代散文史资料九
10-182022年山东自考03035有机化学(四)复习资料
07-2106版2022年山东自考《数据库及其应用》笔记(9)
04-252022年10月山东自考05680婚姻家庭法考前复习资料5
08-102023年4月山东自考工程心理学串讲八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