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10月山东自考05823儿童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二

时间:2022-08-25 17:52:57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山东自考课程的试卷遵循一个原则,以山东自考教材大纲为主,参考辅导资料为辅。但教材知识点众多,考生复习起来难免吃力,而山东自考复习资料一般把知识点已经总结好,学习起来也更方便快捷,下文是山东自考网整理的2022年10月山东自考05823儿童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二,供各位考生参考。

2022年10月山东自考05823儿童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二

A、名词解释

1、文本: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根据一定的语言规律和语义规则组成整体语句,未经读者阅读只是语言产品(如书)。

2、文学文本: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形态。

3、桐城派:方苞开创,刘大櫆、姚鼐发展,学《左传》、《史记》等先秦西汉散文和唐宋八大家,讲究义法,力求语言雅洁,以阳刚阴柔分文章风格。

4、文之精粗:粗是形色声名,可见可听的外界景象;精是指道。

5、文学文本的语言性:文学文本所具有的基本的语言特性。

6、语言:声音与意义结合的符号表意系统,是人类交际最重要的工具。

7、文学语言: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言。

8、文学作品的语言:经过作家加工的、旨在创造艺术形象并表达意义的语言形态。

9、语言结构:语言集团的总模式,代代相传的语言系统,包括语法、名法、词汇,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代码。

10、言语:在特定语境下人的说话活动,是说话人可能说或理解的全部内容,传达个人说话的一种信息。

11、语言革命:胡适提出,1、言之有物,2、不模仿古人,3、讲求文法,4、不无病呻吟,5、不滥调套语,6、不用典,7、不讲对仗,8、不避俗字俗语。

12、文学语言组织:文学文本最基本层次和直接现实,是表现性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构造。

13、语音层面: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是文学语言组织的语音组合系统,包括节奏和音律。

14、文法层面:文学语言组织基本层面之一,文学语言组织在语调、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成法则。包括词法、句法和篇法。

15、辞格层面: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是富有表现力并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运用状况。

16、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文学语言组织的美的具体表现方式及其相应的构成法则。内指性、音乐性、陌生化、本色化。

B、简答题

一、什么是文学文本?它与文学作品的区别?

1、文学文本是供读者阅读的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语言艺术品的基本存在方式。2、文学文本是作家创作出来供读者阅读而未阅读的语言形态。3、文学作品已被读者阅读并赋予一定读法的语言形态。

三、什么是文学文本的组成?

1、文学语言组织。2、文学形象系统。3、文学意蕴世界。

二、如何理解文学文本?

1、是指一种实际的语言形态。它不是指理想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社会语言结构,而是指特定的个体或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2、表达某种相对完整的意义。3、被创造出来、被读者阅读和接受的。

四、什么叫文学文本中的语言,有何重要地位?

1、文学文本的语言是作家经过加工的,旨在创造艺术形象,表达意义的语言形态。2、是文学文本的基本存在方式。3、是意义不可分离的生长地。4、不仅表达意义,而其本身就是意义的组成部分。5、是文学文本的美的组成部分。

C、论述题

一、什么文学语言组织?特征是什么?

1、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最基本层次和直接现实,它是一种具有表现性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构造。

2、是一种语言性构造。3、具有整体性。4、具有表现目的和个性特征。

二、文学语言组织由哪些层面构成?

1、语音层面。2、文法层面。3、辞格层面。

三、什么是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文学语言审美特征是指文学语言组织的美的具体表现方式及其相应的构成法则。2、内指性。3、音乐性。

4、陌生化。5、本色化。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山东自考网还为各位考生提供【山东自考真题】【山东自考复习资料】,有需要的考生也可点击查看。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时间: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