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串讲大意,汉代注释家解释古书体例,往往在解释词义之外,再串讲文章大意,他们把这种解说方法叫“章句”。流传到现在的以“章句”为名的注释书,有后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和王逸的《楚辞章句》
三十七、86页,《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睢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毛亨的解释是:如果有这样德美兼备的女子,应当成为君子的嘉偶;应当用琴瑟之音以谐好;应当有钟鼓之音以相乐。
三十八、93,分配析篇章结构,《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史记,孔子世家》说过:“定公五年……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三十九、97省略。乙保存在文献正文中的训诂内容。存在于周秦古籍正文中的诠释文字,实际就是训诂方法的开端。它的体例,约有两种类型:其一,是以训诂的形式出现的正文。这是很明显的训诂方法。其二,是以正文形式出现的训诂。
四十、训诂的方法:1、以形说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辩识声读的专书,名词:“以形说义”,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来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即体现在造字意图中的基本词义。
第一笔意与笔势的问题。“劂意”即字形中反映出的词义,也就是笔意。
“笔势”只有较早的文字,才有笔意和笔意相对,是发展的结果,文字符号化了,字形与字义的联系逐步隔断了于是变成了笔势。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2年山东自考《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6年模拟题(1)
05-062022年山东自考“企业档案管理”笔记(第一章)
05-092022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考试重点(5)
04-162022年10月山东自考水产繁殖育苗技术论述题专项复习八
09-2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学习笔记之中断的基本知识
12-062022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现代散文史资料九
10-182022年山东自考03035有机化学(四)复习资料
07-2106版2022年山东自考《数据库及其应用》笔记(9)
04-252022年10月山东自考05680婚姻家庭法考前复习资料5
08-102023年4月山东自考工程心理学串讲八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