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主题提炼
1、主题: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倾向。
(1)主题与课题的区别:课题是主题产生的基础,课题为研究对象,主题为研究结果;
(2)主题与论题的区别:论题具有客观性,主体具有主观性是论证的结果;
(3)主题与标题的区别:标题是文章的题目,主题是文章、作品内容的分析归纳。
2、主题的作用:(1)决定文章的质量;(2)决定文章的构成。
3、主题的形成和提炼:
(1)形成:①长期积累;②偶然获得;③采集研究获得。
(2)提炼要”准、深、新“。提炼方法有:①变换角度,凝聚焦点;②由表及里,求活求深;③打破套式,异中求新。
4、主题的表现:直接表现和间接表现
(1)直接表现包括:①题含旨意;②开宗明义;③文末现志;④文中点题。
(2)间接表现包括:①”寓意“于人;②”寓意“于事;③”寓意“于景;④”寓意“于物。
5、表现主题的要求:(1)思想要正确;(2)开掘要深刻;(3)表现要集中。
6、写作过程中思维运行的脉络和顺序————思路的定义
常规性思路(公文,通知):沿着习惯思维;创造性思维(科学论著,文学作品):打破常规。
(1)思路所形成的依据:自然序和心理序。
(2)写作中对于思路的要求:a不违法规,思维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常识;b不容杂乱;c寻求变通。
(3)思维运行的基本方法:A.思维的分类:a.抽象思维;b.灵感思维;c.形象思维。
B.常见的思维方法:a.归纳演绎(演绎:从一般到个别);b.分析综合(综合:将事物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考虑);c.联想与想象(联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想象:对头脑中的表象及现象进行加工)。
发散与聚拢;变形与逆向;放大与缩小。
发散:由一个信息点想到多个信息;聚拢:中心店。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2年山东自考《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6年模拟题(1)
05-062022年山东自考“企业档案管理”笔记(第一章)
05-092022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考试重点(5)
04-162022年10月山东自考水产繁殖育苗技术论述题专项复习八
09-2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学习笔记之中断的基本知识
12-062022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现代散文史资料九
10-182022年山东自考03035有机化学(四)复习资料
07-2106版2022年山东自考《数据库及其应用》笔记(9)
04-252022年10月山东自考05680婚姻家庭法考前复习资料5
08-102023年4月山东自考工程心理学串讲八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