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群体动力 第一节 群体的规范与压力 一、群体的规范 (一)群体规范的涵义和作用 1.所谓规范,是指群体成员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 2.群体规范的作用: (1)维持和巩固群体的作用; (2)树立评价标准的作用; (3)群体动力的作用; (4)行为导向的作用; (二)群体规范形成的原因,除了一部分是群体本身由于特殊需要而正式规定的之外,大部分来源于模仿、暗示、顺从等心理的一致性。 二、群体的压力与顺从 (一)从众与顺从 1.所谓从众行为,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不仅在行为上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而且在信仰上也改变原来的观点,放弃原有的意见之现象。 2.所谓顺从行为,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只在表面上表现出与群体其他人保持一致的行为,但内却仍然坚持个人意见的现象。 3.从众与顺从的区别在于是否出于“内心自愿”。 (二)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 1.出于知觉的歪曲; 2.出于判断的歪曲; 3.出于行为的歪曲; (三)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1.群体因素:<1>群体的性质;<2>群体的成员;<3>群体的气质;<4>群体的凝聚力;<5>群体的一致性。 2.个体特征:<1>智力水平的高低;<2>情绪的稳定性;<3>自我映像;<4>个性特征;<5>态度与价值观; 3.生活阅历。 4.问题的性质:个体在面临复杂的没有把握的问题时,容易从众。 (四)群体压力的产生 1.所谓群体压力,是指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或行为不一致时,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 2.这种群体压力的心理基础,一般是当事人群体归属、社会交往以及安全、尊重等需要。人们一般都害怕受到所在群体的冷落、孤立、排斥和唾弃。 3.美国2023年4月山东自考管理心理学家“莱维特”提出了四种施加压力的方式: 1、合理辩论阶段; 2、劝解说服阶段; 3、攻击阶段; 4、心理上的隔离阶段。 (五)群体压力、从众行为与管理对策 1.从众与不从众,当个体对群体的压力不予接受时,叫做不从众。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A:反从众; B:独立; C:集体主义自决; 所谓集体主义自决指的是以集体主义思想为指导,对群体的意见经过独立分析后所作出行为反应。 2.群体压力与管理对策 (1)群体压力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区分; (2)要善于分析不从众者的情况; (3)应尽量保护和支持群众的独创精神; 3.从众行为与管理对策 (1)要充分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作用。 (2)要警惕和防止从众心理、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 (3)领导者在作决策时,要防止在“表面一致”的情况下,匆忙地做出决策。 (4)重视并善于倾听不同的及反面的意见。
第二节 群体凝聚力 一、群体凝聚力的概念 1.所谓群体凝聚力或称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两个方面。对其成员的吸引力是由多种因素结合而成的: <1>群体中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吸引力。 <2>群体活动对所属成员的吸引力。 <3>群体对满足成员个人需求的吸引力。 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群体的目标结构; 2、群体规范的性质; 3、群体的领导方式; 4、成员的个性特征; 5、群体的地位; 6、群体与外部的关系; 7、群体规模的大小; 8、信息沟通状况; 9、奖励方式; 10、成员的身心健康。 三、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 1.如果群体倾向于努力工作、争取高产,则凝聚力强的群体能促进生产效率提高;反之,如果群体倾向于限制生产,那么,凝聚力强的群体只会促使生产效率降得更低。 2.群体的凝聚力强并不一定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只有在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前提下,即在群体的态度支持组织目标的条件下,增强凝聚力才有利于生产效率。当群体的态度不支持组织目标时,凝聚力强反而会使生产效率下降。 四、群体凝聚力的测定公式 注:群体凝聚力&n
[1]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山东自考宪法学考点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原则
09-2606版2022年山东自考《数据库及其应用》笔记(5)
04-252022年10月山东自考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汇总
09-082022年山东自学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重点第五章
08-022022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山古代文学史(一)考点一
10-172022年山东自考02356数字信号处理复习资料
07-212023年4月山东自考教育心理学听课笔记一
11-082022年10月山东自考古代文学史(一)考点十四
10-172022年山东自考《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6年模拟题(1)
05-062022年山东自考“企业档案管理”笔记(第一章)
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