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汉口水位站昨ZI时定时提供的水位记录说,江汉关水位此时达26.94米。 据历史记录,60年前的1931年,江汉关水位在26.94米时,汉口溃堤。 眼下,武汉三镇308公里的沿江大堤牢牢护卫着面临长江大汛的这座城市。 10日凌晨2时,江汉关水位突破了这里26.30米的防汛警戒线;三镇沿江的部分码头、闸口已开始填土封闸。 汉口滨江公园里雄伟的武汉防汛纪念碑巍然矗立。暴雨将碑上镌刻的毛泽东同志题词冲刷得更加铮亮:庆贺武汉人民战胜了一九五四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 经过42年的投资建设,目前武汉长江大堤的总长度比 1949年增长近两倍,标高较1954年29.73米的最高水位高出2.27米。“七五”期间开始,国家又投资将武汉市区的部分土堤改建为钢筋混凝土防水墙。 汉口龙王庙水位观测点的钢筋混凝土防水墙上,分别镶嵌着显示这里1931年、1954年、1983年的最高水位标志牌。一位家住大夹街姓费的“老武汉” 在黑色大理石标志牌前,向人们讲述民国20年(193年)“逃水荒” 的情景。他说只有共产党建造的长江大堤,“才能使武汉人在大汛面前安居乐业”。 中共武汉市委书记郑云飞、武汉市市长赵宝江等近日冒雨巡查了南北两岸的长江大堤。他们在巡堤时认为,抵御长江大汛的真正屏障是武汉的百万军民。 武汉三镇目前已有数万军民上堤防汛。长江大堤上,每隔百来米即可见到填土封闭、巡堤查险的防汛人员。在武昌八铺街,市装卸公司九站司机杨立学驾驶一辆巨型铲土车将泥土填人闸口。他说,防汛是每位市民的应尽职责。 长江大堤的武昌八铺街、东西湖围堤、武惠堤古家头等险工险段,经过防汛军民的紧张奋战,已经得到加固。 昨日上午在汉口龙王庙堤段,插着黄色小旗的防汛指挥车辆频繁往来于大堤各个闸口之间。与此同时,毗邻的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生意依然红火;由上海驶来的客班轮准点靠上汉口码头。人们脸上虽然对长江大汛面带惊奇,却见不到一丝慌乱。 (199年7月13日《湖北日报》1版) 自学提示 (1)这是一篇现场短新闻。认知现场短新闻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求。 (2)此文写到了1991年和1931年武汉遭遇洪水时的景状、分析此文是如何通过这两次洪水所造成的不同景状的对比,歌颂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 (3)认知此文通过记者在抗洪大堤上的所见所闻,以实情实景实声,鲜明直观,真实具体地报道抗洪斗争,表现重大主题的特色。 (4)此文运用了不少动人的典型事例和细节,简要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