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应激相关障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应激相关障碍的临床类型
应激相关障碍是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障碍。
决定本组精神障碍的发生、生展、病程和临床表现的,往往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1)生活事件和生活处境,如强烈的精神创伤,或持久的困难处境,可成为直接因素;
(2)社会文化背景、教育程度和观念、意识形态等;
(3)个性特点与智力水平;
(4)干预和支持系统
一、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也称急性应激反应。它在遭受强烈的、严重的精神打击之后,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突然起病,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在应激源消除后,大多历时短暂,。可在几天至一周内恢复,预后良好。
1、急性应激障碍临床表现
(1)反应性朦胧状态
(2)反应性木僵状态
(3)反应性兴奋状态
(4)急性应激性精神病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
此类精神障碍的应激源往往是异常惊恐或灾难性的事情,它们常引起患者极度恐惧、紧张、无助感等体验。
从遭受精神创伤到出现在精神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有一个潜伏期,然后出现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潜伏期一般数月至半年;病程可长达数年,少数患者可持续多年不愈,成为持久的精神病态,可有人格改变。
三、适应障碍是在长期存在应激事件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有一定的人格缺陷的条件下,由社会适(武汉自考)应不良的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导致的,以烦恼、情绪抑郁等情感障碍为主的一类社会功能受损的表现。
第三节 应激相关障碍的治疗
一、心理治疗
如支持性心理治疗、危机干预、认知行为治疗、冲击疗法、应付技能训练等等。
二、药物治疗
1、抗焦虑药物。可解除患者焦虑、紧张不安、失眠等症状,可用地西泮、阿普唑仑、艾司唑仑。
2、抗抑郁药物。有明显的抑郁、情绪低落者,可选用多塞平、阿米替林、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等药。
3、抗精神病药物。对兴奋、冲动、行业紊乱或偏执的患者,选用氟哌啶醇、奋乃静、利培酮等抗精神病药物。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2年山东自考《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6年模拟题(1)
05-062022年山东自考“企业档案管理”笔记(第一章)
05-092022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考试重点(5)
04-162022年10月山东自考水产繁殖育苗技术论述题专项复习八
09-2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学习笔记之中断的基本知识
12-062022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现代散文史资料九
10-182022年山东自考03035有机化学(四)复习资料
07-2106版2022年山东自考《数据库及其应用》笔记(9)
04-252022年10月山东自考05680婚姻家庭法考前复习资料5
08-102023年4月山东自考工程心理学串讲八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