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掌握该社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该社会文化的人格,承担一定角色的过程是指( )
A.社会化 B.同化
C.内化 D.个性化
14.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世纪合格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加强( )
A.理想信念教育 B.科学知识教育
C.思想道德教育 D.文化教育
15.道德信念的确立是在已有的( )
A.道德观念的基础上实现的 B.道德概念的基础上实现的
C.道德思维的基础上实现的 D.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实现的
16.学生根据已有的道德准则,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过程是指( )
A.道德评价 B.道德评议
C.道德测评 D.道德辨析
17.品德不良行为矫正的方法中,强调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其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及训练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的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氛围调整法
C.活动引导法 D.阳性强化法
18.对于年龄在9——15岁,学龄为小学中、高年级到初中的少年儿童建构情感教育目标是以( )
A.”自立——自强“体验为中心 B.”理想——成功“体验为中心
C.”自爱——友情“体验为中心 D.”自尊——自信“体验为中心
19.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认识和评价标准,它是( )
A.人生观的集中体现 B.世界观的集中体现
C.物质观的集中体现 D.道德观的集中体现
20.中小学德育方法失效的成因很多,下列属于德育方法失效的原因是( )
A.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或道德信念 B.道德情感异常
C.道德意志薄弱 D.中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21.一些在年龄、身体、社会地位等方面极为接近的儿童以成员之间平等的地位,并且彼此之间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等为基础所组成的群体是指( )
A.伙伴群体 B.同伴群体
C.兴趣伙伴 D.同伙群体
22.朋友间的情感纽带是以下哪个概念的动力源泉和获得敏感的前提条件( )
A.友情 B.情意
C.友爱 D.友谊
23.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也指个体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加以区分并协调起来的能力是指( )
A.角色采择 B.意见采择
C.角色选择 D.观点选择
24.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这属于道德教育基本原则中的( )
A.在集体中教育的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D.疏导原则
25.下列属于运用榜样方法应注意的要求是( )
A.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B.注意检查和坚持
C.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D.选好学习的榜样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1年10月山东自考英语选择模拟题七
07-102021年10月山东成人自考《英语(一)》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3
09-16《儿科护理学》自考模拟题一【2021年4月】
03-02《中国饮食文化》自考模拟题二【2021年4月】
01-16《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自考模拟题二【2021年4月】
02-272021年山东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多选题模拟题及答案
05-152021年10月山东自考《英语(一)》专项练习题及答案28
09-162021年10月山东自考英语选择模拟题三十
07-132022年10月山东自考犯罪学(一)模拟试题及答案(3)
04-162021年山东省自考《法基与思修》单选题及答案(201220题)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