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如何实现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目标?
【答案】
(1)应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认真地开展社会现象研究;
(2)把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作为社会学的基本任务;
(3)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使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能力切实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4)采取积极的态度,在借鉴国外社会学和中国过去社会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步建立中国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中国社会学派;
(5)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力为之奋斗的社会学专业队伍。
42.试述社会控制的适度问题
【答案】
(1)社会控制是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加以指导和约束的过程,因而涉及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美国学者罗斯在其名著《社会控制》中就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社会控制过强会牺牲个人的利益,而社会控制过弱会牺牲社会的利益。由此社会控制的适度问题就摆在我们的面前,也就是说,要避免社会”失控“或者社会”过控“。
(2)社会过控,是指过分强调了社会控制的一面,忽视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表达及自由要求的一面。社会失控,是指社会控制相对削弱,社会成员的自由散漫性提高。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社会关系的协调,不利于社会整体效应的发挥,应当努力避免,一旦发现要及时克服和纠正。
(3)合理适度的社会控制有助于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以及创造性的发挥,也有助于社会稳定繁荣。反之,则是对个性的压抑,不利于社会进步。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4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在社会转型中不断流动,发展社会阶层流动水平不断提升,有效激发了社会发展的深层活力。 请联我国实际分析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和机制。
【答案】
(1)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 包括先赋因素与自致因素。就中国的现实情况来说,大致受三个层面因素的影响,宏观层面,受制于社会结构和国家的制度安排;中观层面,依赖于工作单位和家庭;微观层面则取决于个人后天努力。
(2)社会流动的机制划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①制度安排本身导致的社会流动;
②制度安排与先赋因素,自致因素混合导致的社会流动;
③制度安排抑制先赋因素或自致因素而导致的社会流动;
④制度安排中的某些漏洞和偏向被一部分社会成员利用而导致的社会流动。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1年10月山东自考英语选择模拟题七
07-102021年10月山东成人自考《英语(一)》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3
09-16《儿科护理学》自考模拟题一【2021年4月】
03-02《中国饮食文化》自考模拟题二【2021年4月】
01-16《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自考模拟题二【2021年4月】
02-272021年山东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多选题模拟题及答案
05-152021年10月山东自考《英语(一)》专项练习题及答案28
09-162021年10月山东自考英语选择模拟题三十
07-132022年10月山东自考犯罪学(一)模拟试题及答案(3)
04-162021年山东省自考《法基与思修》单选题及答案(201220题)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