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模拟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自考模拟题一【2021年4月】

时间:2021-03-05 17:36:11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记者中,不属于美国调查记者的是

A.林肯·斯蒂芬斯

B.伍德沃德

C.伯恩斯坦

D.埃德加·斯诺

2.关于退缓式导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第一代导语

B.第二代导语

C.出现于19世纪中期

D.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

3.消息名篇《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的作者是

A.郭超人

B.艾丰

C.郭玲春

D.穆青

4.消息名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在语言上的特色是

A.情感充沛

B.简洁精炼

C.细腻婉约

D.复杂深入

5.《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一文的作者是

A.邓小平

B.江泽民

C.毛泽东

D.周恩来

6.新闻与生俱来的属性是

A.生动

B.真实

C.简洁

D.深入

7.常用来对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或人物的有关背景材料进行介绍和解说的表现手法是

A.叙述

B.议论

C.描写

D.说明

8.”春节将到,记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邮电管理局里,看到了跟一年前大不相同的情况:过去忙于分拣从内地寄来的大批副食品包裹,而今年却忙于收订大量报刊。“这段文字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A.议论

B.描写

C.说明

D.对比

9.在消息写作中,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结构形式是

A.对比式结构

B.时间顺序结构

C.倒金字塔结构

D.并列式结构

10.下列关于描写手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A.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类型

B.描写的作用在于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发展经过及结果

C.好的描写可以生动有力地表现新闻内容和主题

D.恰当地运用描写手法,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11,一般而言,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消息体裁组成部分的是

A.导语

B.社论

C.主体

D.背景

12.以下对《华美窗帷的后面》与《祁连山北的旅行》两篇新闻作品的共同之处的归纳,正确的是

A.两篇作品的作者均是范长江

B.两篇作品均是风貌通讯

C.两篇作品记叙的均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与摧残

D.两篇作品均大量运用了历史性背景与地理背景

13.评析新闻作品时,所谓”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体现辩证统一的两种思维方式是

A.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

B.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C.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D.发散思维与统摄思维

14.下列关于新闻作品共性与个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A.好的新闻作品要善于在所报道的人和事的特殊性中发现个性

B.表现形式上的求新是求得新闻作品个性的重要方式之一

C.只要具备了鲜明突出的个性,这篇新闻作品就一定是好作品

D.新闻作品的共性包含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之中

15.通讯《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

A.邹韬奋

B.艾丰

C.范长江

D.穆青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时间: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在线报名
在线
报名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