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考的科目较多,要背诵的知识点也很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马克思原理》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意识起源、本质知识点多,常以选择、简答题出现。
(一)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意识的起源
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包括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专门反映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人脑)
其次,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第一,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
第二,劳动产生了语言,为意识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社会性劳动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和物质外壳形成和完善的基础,是由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类意识的决定性力量。
2、意识的本质
意识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物。
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神经细胞多达1100亿个,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人在第一信号系统(实物的刺激)和第二信号系统(语言和文字系统引起)基础上进行的复杂的神经反射活动,就是意识。
第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是光有人脑还不能产生意识。意识的主观性包含以下几层意思:首先,意识只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其次,主观世界所特有的理性形式,非理性形式。再次,个体意识之间有差异性。最后,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或形象。意识的客观性是指:首先,其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其次,意识形式都是反映着客观事物的。再次,产生个体差异的原因是客观的。最后,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或形象,仍然来源于客观世界。
意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如果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把意识等同于物质,把意识说成是人脑的分泌物,就是一种庸俗唯物主义观点。如果抹煞意识的客观性,把意识说成是主观自生的,就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
第三,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从起源说,人类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创造的。狼孩、熊孩,尽管有人脑,也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映,但由于脱离了社会群体,没有接受和使用语言的能力,也不能产生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可以看出,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就坚持了唯物论;同时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坚持了辩证法。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它缺乏实践的观点,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被动的反映,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即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常以简答题出现。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建造房屋与蜜蜂建造蜂房)。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第三,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第四,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由于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所以,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
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意识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起阻碍和破坏作用。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非常重要,常以论述题出现。
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大跃进“,”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第二,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家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事业,才取得了一些科学成果和技术发明。)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我们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一、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统一的物质世界。
二、唯物辩证法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和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五对范畴。
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规律、社会规律;意识的起源和本质、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