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创设语言环境
上世纪二十年代英国帕默(H.E.Patmer )和洪贝(A. S.Hornby)等提出了情景教学(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的理论。认为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是为学习者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情景,使学生自然”习得“语言。这一理论对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教育及普及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在语言能力发展过程中,包括三个环节,语言的输入( Input )、学习者的中心处理(central processing)和语言的输出(Output)。要想培养学生讲得一口漂亮流利的口语,首先要给他们以足够的机会去听和读,即输入语言材料,只有在语言的输入积累到一个相当量的时候,才能逐步转化为说的能力。教师可以运用课外监督机制(祝寻2005,4)要求学生课外多听磁带,模仿其语音、语调,逐渐形成地道纯正的口语。也可以为学生播放英文歌曲、放映原版电影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直接、真实地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Short report at the beginning of class、 Role Play.、Game.、Story telling以及Retelling为学生创造言语处理、言语输出的平台。语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另一重要因素,也是二语习得的保障。因此,大学在外语教学中应给予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