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事的开头,海明威有一大段向读者介绍故事的背景。原文如下:”It was raining. The rain dripped from the palm trees. Water stood in pools on the gravel paths. The sea broke in a long line in the rain and slipped back down the beach to come up and break again in a long line in the rain. The motor-cars were gone from the square by the war monument. Across the square in the doorway of the café a waiter stood looking out at the empty square.“
在这个短篇小说中只有五个人物出现————一对美国夫妇(George and his wife),雨中的猫,小旅馆的老板和服务员。在故事的一开始,这对美国夫妇就被介绍给读者了,直到小说的结尾,读者也不知道女主角的名字,而她丈夫的名字在小说一开始就出现了。说明在一战后的美国,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是很低的,人们不会记住这些女性的名字,记住的只是她们丈夫的名字。没有名字的女主角代表的不是她自己,而是一群女性。她们不仅在社会上没地位,在家同样得不到重视。这对美国夫妇也不是个例,她们是当时大多数美国夫妇的代表。丈夫一直在看书,似乎他的全部活动就是看书。丈夫没有注意到妻子的情感变化,因为他的注意力在书上。这让人不禁想到现代生活中的年轻夫妇。他们沉溺在自己的世界中,玩手机,打网游,看电视。他们不和对方交流也不想花时间交流。George就是这些年轻丈夫的一个代表,他不和自己的妻子说话,也不和她交流,更不知道她的想法,以至于妻子心里喜欢小旅馆的老板;以至于妻子在一个下雨天无聊到”胡思乱想“。如果妻子生活在现代,她不止会呆呆的在家乱想,早晚有一天她会出轨吧。女人需要的不仅是一个关心自己物质生活丈夫,更需要一个关心自己精神生活的丈夫。可是那个时代的丈夫都是那么的不解风情。妻子都是那么的闷闷不乐。
小说的另外一个主人公就是这只雨中的猫了,因为猫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从妻子发现那只猫————妻子想要得到那只猫————妻子冲到雨中寻找猫————寻猫未果————最后有人送来了猫。故事情节从开始发展到高潮最后到结尾,猫一直贯穿其中。不仅如此,猫还与女主角的命运息息相关。蜷缩在雨中躲雨的猫与故事中女主人凄凉的社会地位和境遇是如此的相似,这就是为什么女主角一看到猫就心生同情,因为境遇相似,感同身受就更容易产生共鸣。女主人和猫都是境遇尴尬,需要别人的关注,关心和关爱。雨中的猫受到雨的限制,而女主角受到当时社会的限制。女性总是习惯逆来顺受,但当有一个更弱小,更需要保护的东西出现时,女性的本能————母性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女性会变得勇敢而坚强。在小说中,小旅馆老板和女服务员是两个非常有趣的人物。他们虽然不是故事中的主角,确实故事中真正的英雄。小旅馆老板和女服务员对妻子来说是个陌生人,但是他们总是能在需要的时候给女主角以精神上的支持。他们的出现让女主角觉得自己是个女人。每当女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都会出现以替代丈夫应该扮演的角色, 这又是一个替代。所以女人就喜欢小旅馆的老板————”she likes the way he received complaint, his dignity, the way he served her“. 女人喜欢小旅馆老板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为小旅馆老板对她的态度与丈夫完全不同,是小旅馆老板让她觉得自己是重要的,她是有尊严的。当女人冲进雨中时,是女服务员为她撑开伞遮雨;当她想要一只猫时,又是女服务员为她抱来了一只玳瑁猫。这些都很生动的刻画出一段婚姻中所缺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