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论文 > 正文
自考攻略

山东自考论文范文浅谈“信达雅”与“化境说”

时间:2021-05-27 10:38:16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山东自考论文范文-浅谈”信达雅“与”化境说“
 
摘要:在中国的传统译论中,严复的”信达雅“与钱钟书的”化境说“被视作近世以来的两大翻译理论。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那么译者应当如何运用这二者呢?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探究。
 
关键词:”信达雅“;”化境说“
 
  文学翻译标准是指导和评价文学翻译活动及翻译作品的美学准则。严复的”信达雅“和钱钟书的”化境说“同样作为当前翻译作品的翻译标准,但二者之间是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上阐释的。
 
一、严复的”信达雅“
 
  我国传统翻译理论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翻译标准自然是严复的”信达雅“,”信“指忠实于原文,”达“指译文行文通顺流畅,”雅“指译文典雅,有文采。信是将原文按照目的语语法形式做适当调整,从而使译文准确表达出原意。达即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符合译入语习惯形式特点,易于读者理解。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
 
  翻译一般分为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两大类别。对文学翻译来说,”信“是基础,程度灵活多变。一千个译者的笔下纵然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但莎翁戏剧的情节、人物甚至语言结构必然相似。文学翻译作品要在译入语文化中存在和被接受,就应当遵循译入语的文化语言规范,即要做到”达“。由于源语与译入语之间存在语言、文学系统和文化差异,在文学翻译中为保持原文的文学性,”信“与”达“不可避免会产生冲突,需要译者合理发挥其主体性,尽量做到保留原汁原味。文学作品一般通过优美的语言、和谐的氛围来表达作者思想内容,需通过”雅“的翻译来传达,否则会损失原有文学性。非文学翻译具有实用性和应用性,两条总原则即准确理解、通常表达,实乃严复翻译标准中的”信“和”达“。”信“在非文学翻译中至关重要,信息须准确无误,否则可能后果严重。任何译文都要”达“,要做到通顺流畅。”雅“在非文学翻译中表现不明显,科技文章无需文雅,只要准确说明事实即可,有些文体如法律,甚至不允许使用文学色彩的语言,因为文学语言的含义具有不确定性。所以笔者认为严复的”信“与”达“适用于所有翻译,包括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但”雅“只适用于文学翻译,在非文学翻译中无需使用。
 
二、钱钟书的”化境说“
 
  ”化境说“是钱钟书从汉代文学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里的一段训诂文字中引申出的。”化境说“以”化“为核心,强调翻译的忠实性,入化的翻译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翻译出的东西。
 
  ”化境“在非文学翻译中基本上意义不大,拿文学翻译举例来说。当代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将”化境说“简单具体化,提出翻译中国诗词要传达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主张,在翻译中实现这三美就基本完成了”化“的过程。如杜甫《登高》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很多人都认为不可译,因为”落木萧萧“三个草头,”长江滚滚“三个三点水,萧萧、滚滚又是叠字,这种形美和音美如何能转达呢?请看下面译文:
 
  自译:The rustling leaves in broad forests are falling once in a while;
 
  The mighty Yangtze River is flowing fast and impetuously.
 
  许译: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在笔者译文中,虽然把原诗句意思表达出来了,但缺失了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以及对仗,译文句子结构不够整齐。笔者自己的译文虽然也是经过多次反复修改,但远远没实现”化境“,尚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相比之下,原诗的”无边“和”不尽“对仗工整,译文boundless和endless也是遥遥相对;原诗”萧萧“是叠字,译文也重复了shower,并且和”萧“音似;原诗三个草头,译文也是三个sh的头韵,原诗有三个三点水,译文也有两个词是r的头韵。许先生将原文特殊的汉字现象转为英语中的头韵,真是巧妙至极。但是原诗”滚滚“这对叠字只译了意,而没有传达原文的音美和行美,这是有所失,但加上了hour after hour(时时刻刻)这个叠字片语,实现三美齐全。许老的译文基本实现了”化“的过程,尽管细节上有所改变,但基本保留了原文的意境和诗意,尤其许先生以创补失体现了这位翻译大家的深厚功底和艺术造诣。”化境“对于译者来说的确不易,所以”化境“是翻译中的最高理想,应该是每一个译者奋斗的目标。
 
三、”信达雅“与”化境“论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和钱钟书主张的”化境“论是我国翻译史上两大重要传统理论,成为后来译者从事翻译工作的理论指导。世界上任何事物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翻译理论当然也会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严复的”信达雅“当前之所被认为是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标准,是因为它具有合理性,对翻译实践指导作用。尽管很多译者很难达到这个”化境“最高目标,但它激励译者们不断进步,追求完美。所以译者应将严复的”信达雅“当作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并在翻译实践中对其检验认证,如遇到相悖或矛盾之处,可结合实践对其理论进行补充、丰富,为实现翻译的最高理想和目标―”化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何其莘,仲伟合,许钧.翻译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何其莘,仲伟合,许钧.高级文学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以上内容仅是给考生们做一个参考,为考生写论文提供灵感思路哦。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考生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时间: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在线报名
在线
报名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