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考论文范文-药学相关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探索
摘要 物理化学是高校药学、药剂、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化学课,授课时充分结合专业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授课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药学
物理化学是从研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1]。对于药学、药剂及制药工程等医药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物理化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新药设计、药物合成路线选择、工艺条件确定、反应速率及机理确定等需要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为基础。由此可见物理化学已广泛渗透到医药相关专业的各个领域,离开物理化学课,专业教学就无法开展[2]。
但物理化学由于其理论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很强,内容抽象,公式繁多,各有其特定的使用条件和范围,所以教好和学好该课程都较为困难。笔者依据长期的授课经验,在教学的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合理取舍授课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授课效果。
1 课程与专业特点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提高授课质量,就要结合药学相关专业的专业特点,对物理化学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更新和调整。首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要对教材各章节合理取舍,精简教学内容,避免重复。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两章的部分内容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有所涉猎,”化学平衡“与”化学动力学“中的部分知识在事先开设的无机化学中已经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授课时间,主次分明,重心突出,提高授课的效率。其次,在授课过程中还应该合理取舍物理化学基础知识,注重物理化学原理在药学当中的应用,结合药学专业特点,将物理化学基础知识融合到药学中去,为将来从事药学研究打下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另外,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既要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又要考虑到物理化学授课过程当中的一些实际情况,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手段,又培养了学生正确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善教学效果
2.1 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上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教师和学生形成良好互动,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2 结合课程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现代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要求教师的教学思维必须发生转变,由传统的传授知识转变为传授学习方法,这其实体现了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物理化学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两点:1)宏观与微观相结合;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3 板书授课与多媒体授课相结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授课手段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体现方式,在物理化学授课过程当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授课手段。多媒体在授课过程当中的广泛应用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通过更为具体、生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教学内容,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所以灵活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师一项基本的工作技能。
3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应起到引路的作用,只讲授有关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介绍一些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较多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刻意使学生树立起创新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将课本知识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4 重视实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物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物理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独立的实践性及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实验过程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实验课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授课对象的专业情况灵活选取所要做的实验[3],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实验的效率。比如对于制药工程的学生来说,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化学平衡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内容;而对于药学与药剂专业的学生来说,相平衡以及化学动力学的内容比较重要。
5 建立更加灵活的考核机制,着重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考核机制是评定学生所学课程的理论体系,直接影响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因此,考核机制对教学过程来讲尤为重要。结合物理化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可以这样进行考核:1)降低期终考试成绩在考核成绩中的比例,转变学生不良的单调学习方式;2)授课期间多给学生物理化学与药学结合的课题,占用考核成绩一定比例,鼓励学生综合发展,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3)课程考试改为开放性考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而非记忆知识的能力。
综上所述,物理化学虽然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但是只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和探索,不断创新,不断与时俱进地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就一定能有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傅献彩.物理化学[M].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樊文玲,刘幸平,周灵君,等.中医药院校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J].药学教育,2010,26(5):54-56
[3]袁橙,付双,梁鑫,等.对于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实验的几点建议[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4):2311-2312
以上内容仅是给考生们做一个参考,为考生写论文提供灵感思路哦。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考生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