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论文 > 正文
自考攻略

山东自考论文范文《基于儿童心理学的立体书籍设计研究》

时间:2021-06-01 16:10:24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山东自考论文范文-《基于儿童心理学的立体书籍设计研究》

摘要:书籍,承载知识的文化产物,其外在的立体形态及内部的立体结构同文字与图画信息一起,成为了与读者交流最为直接的载体。本文研究的幼儿是3-6岁的幼儿立体书籍是结合了书本和玩具两种属性的书籍形式,在形态结构上展现出极为丰富的多元性和变化性,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超越二维的立体化空间,让他们感受到视觉,触觉等感官刺激,进一步促进了他们的认知发展。通过分析幼儿感知觉认知特点与书籍形态设计的关系用于指导幼儿立体书籍设计。

关键词:儿童心理学;本能认知;立体书籍

  一切与眼睛有关的视觉活动都可以理解为阅读。福勒认为阅读是一种发现行为。对于幼儿来说,早期阅读的主要目的不仅是增加知识,使幼儿对图书和文字产生兴趣,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通过多种途径,认识和接受各种信息,为大脑的发育,今后的能力发展打下基础。[1]

  幼儿的阅读行为是对作品在空间范畴内的浏览。阅读具有”游戏“的性质。即用一些代码去取代文本原有的代码,阅读过程不仅是简单的视觉”解码“,而是视体验的”再编码“。所以,当我们的书籍设计指向3~6岁幼儿这一特定的对象时,就有必要根据我们研究所依据的认知发展的理念,探讨书籍如何以它的形态完成对于幼儿认知需要的满足,实现早期的教育。

一、人的需求层次

  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其中包含物质的和精神的不同层面,需要作为人的本性需要是人对世界作用的尺度和中心,也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表现。[2]

  唐纳德A・诺曼在其著作《情感化设计》中,指出人类认知物品的三个层次,分别为:本能水平――物品的外观表现;行为水平――物品的内在行为(功能等);反思水平――物品对人的思维、情感的影响意义。[3]三种水平的关系是依据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是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最终反思层又反作用于前两者。这一规律揭示了人们对物品认知的规律以及什么样的物品能够激发人们的喜爱。

  结合认知的需要,幼儿书籍设计也应在形态上满足幼儿本能、行为以及反思三个层次的需求。

二、幼儿本能层认知与书籍立体设计

  本能认知是指瞬时的情感效果,喜欢或是厌恶。在人的本能水平上,视觉、触觉、听觉等感觉处于支配地位。外形、形态、物理手感、材料质地和重量等感觉是重要的。

  (一)视觉认知特点在设计中的体现

  1.幼儿的视觉观察

  英国语言哲学家古德曼指出:”眼睛并不是作为一架自动仪器单独工作的,而是作为复杂多变的有机体的一个部分工作的。眼睛看什么、怎么看、都得受到趣味的控制。它选择、舍弃、组织、辨别、联系、归纳、分析、构筑。与其说是反映,倒不如说是接纳和创造。“[4]

  幼儿的视觉是经由吸引而始,通过感觉一知觉一思维是对各类视觉符号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静止的”看“,书静而视点不止。通过幼儿视点的不断变化,不同色彩的刺激,距离的时近时远,和翻阅时的空间流动,多侧面,多形式感的知觉就在阅读中产生。

  2.视觉认知特点在书籍设计中的体现

  由皮亚杰理论可以看出,早期幼儿的智力发展主要靠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感觉运动接触,即通过他加以客体的行动和这些行动所产生的结果来认识世界。也就是说外界的刺激,主要是能够调动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能够满足幼儿生理需要;随着幼儿的手的灵活性的发展,满足孩子的探索,手与眼的配合,有助于幼儿从反射运动期向智慧运动期过渡,促进幼儿大脑及智力的发展。[5]

  根据上述的发展特质,书籍设计应有如下特点:

  这一时期的幼儿书籍设计可以采用多种绘画风格,如写实的、具象的培养幼儿的认知力和审美能力。目前幼儿书籍中的图画部分,大都是世界上知名插图画家作品,他们运用各种材质,营造故事情节,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享受文学,也感染到美学熏陶。

  (二)听觉认知特点在设计中的体现

  1.幼儿的听觉觉认知发展

  人脑中主管视觉和听觉的皮质,也属于发育最早的区域之一,在出生后的第3个月便可望达到峰值水平。幼儿的听觉认知不仅要求具有检测声音的能力,而且也要求具有感知不同声音之间差异的能力。研究发现,他们能听到并辨别出声音的差异,并对其作出反应。通常会从多种语言中觉察出基本的声音来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精确。

  2.听觉认知特点在书籍设计中的体现

  最初在书籍中可加入简单的儿歌,随着幼儿其他各项能力的发育,幼儿慢慢会以声音唱和或模仿你的动作。这时应该添加多种音乐节奏或多种声音元素来帮助幼儿认知的发展。

  (三)嗅觉认知特点在设计中的体现

  1.幼儿的嗅觉认知发展

  研究表明:新生儿已能对各种气味作出相应的各不相同的反应,如”喜爱“好闻的气味,”讨厌“或”躲避“不好闻的气味。新生儿已能够由嗅觉建立起食物性条件反射,并具有初步的嗅觉空间定位能力。

  2.嗅觉认知特点在书籍设计中的体现

  已经有嗅觉材料来实现人们对”书香“的渴望。这种方式就是用香料做成胶囊,掺入要用的油墨中,根据需要应用到书籍中去。这样印刷出来的书籍就会带有不同的香味,数据表明,丝网印刷用的油墨材料香味能保持十年以上,胶印用的油墨材料香味能维持一年左右。目前可供选择的香味有各种水果、花草植物、饮料食品等等。

  幼儿书中也有很多加入嗅觉的元素。

  图2带香味的触摸认知书

  (四)味觉认知特点在设计中的体现

  1.幼儿的味觉认知发展 幼儿都经历过口的敏感期,在这个时期里,幼儿把一切食物和非食物都放进嘴里,品尝它的味道,感受它们的软硬,冷暖。丰富着自己的认知世界。吃纸,吃书也是家常便饭。

  2.味觉认知特点在书籍设计中的体现

  幼儿的认知系统的建立,要靠颜色,形状和味道的对应来一步步逐渐完成。因此幼儿书的设计完全可以尝试采用一些新的技术,把味道加入纸张,来完整阅读过程中真正的味觉体验。

  (五)触觉认知特点在设计中的体现

  幼儿触认知是建立在手部发育的基础上的。

  手的技巧发展与心理是同步的,通过手的帮助,儿童的智力可以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因此我们应在书籍设计中给幼儿一个能力的环境。

  1.幼儿的触觉认知发展

  从生理上分析,幼儿的皮肤对外界的刺激相当敏感。从书开始与幼儿接触,感觉器官就展开积极的工作,这一特点自然要求设计师在考虑书籍外观的同时更要考虑到幼儿在接触书籍时的特殊感觉。

  2.触觉认知特点在书籍设计中的体现

  早期教育理论认为,让婴幼儿尽早触摸不同材质的物体,有助于刺激婴幼儿增强对世界的理解和适应能力,刺激人脑加快发育。例如”材质书“多以书籍的主题来设计材质,如果主题是动物,内页就会用毛皮为材质让婴幼儿触摸;如果主题是生活,里头就会有各种材质的布料;其他还有篮球的材质、轮胎的材质、布或硬皮等材质。

  如英国Usborne出品颜色很鲜艳的一本触摸数数认知书。本书设计成触摸书,有凹凸不平塑料(河马的衣服)、各种动物的绒毛、闪闪发光的亮纸等多种不同材质镶嵌在书里,让幼儿学习数数和认识动物的同时,一起来摸摸,孩子可触摸到各种各样柔软粗糙的不同材料,并学习认识动植物和各种颇色,从而达到开发早期智力的目的。

  综合以上分析,对于设计师而言,应尽可能使所设计的书籍在本能层次上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刺激载入美学性、趣味性符合儿童独特的需求,使所设计的书籍给幼儿带来满足的心理感受。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美).艺术与视知觉―视觉艺术心理学[M].滕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NORMAN.设计心理学[M].梅琼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3]NORMAN.情感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E.H贡布里希(英).图像与眼睛[M].范景中译.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196-201

  [5]皮亚杰.儿童心理学[M].吴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0:112-131

以上内容仅是给考生们做一个参考,为考生写论文提供灵感思路哦。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考生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时间: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在线报名
在线
报名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