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论文 > 正文
自考攻略

山东自考论文范文《如何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1-06-02 11:11:41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山东自考论文范文-《如何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教育是一门学问,孩子成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作为教师应端正教育理念,多沟通、充分了解和尊重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到合理并适合于学生的教育方法,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成果。
 
关键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习惯;营造环境
 
  小学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都是孩子,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身心发展需要教师去呵护和引导。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下面我简要谈谈如何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的个人行为是小学生心理教育的基础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两个老师的责任,而是所有老师都应当做的,老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举止言谈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做到言而有信,如果教师自己言而无信,许多学生就会觉得既然老师都这样,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
 
  过去网上流传出很多关于教师打学生的报道,小学生时期孩子处于比较敏感的状态,教师对孩子的体罚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身体,同样也对孩子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教师对孩子的体罚会让学生失去对周围人的信任和安全感。家长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教师,孩子与教师有依附关系,他们会认为身边的老师最值得信任,如果最信任的人还以暴力对待自己,孩子就会失去对他们的信任。
 
二、创造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
 
  学校校风、班风、学风、教风都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一流的教育应当有一流的环境,要注重校园文化风气的建设,可以开展各种文化、体育、艺术方面的比赛。提高学生的活跃性,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以陶冶情操,改善师生关系为目的,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班级是具有较强特殊性的学校团体。班级气氛如何决定着学生对班集体是否有认同感、荣誉感、归属感和是否具有集体主义精神。教师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挥者,应当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培养健康的团体心理。心理学家研究指出:独立、理性的人格心理是在一系列的目标要求和实现过程中形成的,教师应当给学生规定严格的时期目标,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磨炼意志的过程。
 
  优秀的心理品质是学生未来走向社会,独当一面处理各种问题的重要心理素质,是成功教育的基本目标。总之,心理健康对成功教育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为了培养人才,每个教师都应该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成功教育,促进教育成功。
 
参考文献:
 
  【1】郑艳梅.孩子的心灵需要鼓励和赞美.新课程:小学,2013(10).
 
以上内容仅是给考生们做一个参考,为考生写论文提供灵感思路哦。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考生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时间: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在线报名
在线
报名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