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历年真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0年4月山东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

时间:2022-12-06 18:25:51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课程代码:0003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的社会学家是(   ) A.斯宾塞 B.涂尔干 C.韦伯 D.孔德 2.指出“少发些不着边际的空论,少说些漂亮话,少来些自我欣赏,多说些明确的意见,多注意一些具体的现实,多提供一些实际的知识”的学者是(   ) A.斯宾塞 B.孔德 C.马克思 D.韦伯 3.在社会学的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是(   ) A.美国社会学 B.战后欧洲社会学  C.苏俄社会学 D.中国社会学 4.社会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这是社会学的(   ) A.整体性特征 B.综合性特征 C.实证性特征 D.应用性特征 5.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属于社会学的 (   ) A.描述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预测性功能 D.规范性功能 6.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称为(   ) A.问卷调查 B.实地研究 C.社会实验方法 D.非介入性研究方法 7.把社会行动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家是(   ) A.马克思 B.雷克斯 C.霍曼斯 D.帕森斯 8.“刮风不是文化,利用风力发电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   ) A.创造性 B.习得性 C.共享性 D.累积性 9.“个别人的偏好不能成为文化”指的是文化的(   ) A.创造性 B.习得性 C.共享性 D.累积性 10.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是(   ) A.习俗 B.道德 C.法律 D.宗教 11.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观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称为(   ) A.生活技能社会化 B.价值观念社会化  C.政治社会化 D.行为社会化 12.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属于(   ) A.基本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13.在一些农业地区逐步形成的大家一起收获庄稼的合作习惯属于(   ) A.传统合作 B.自发性合作  C.指导性合作 D.契约式合作 14.社会结构内部运作不协调和由于矛盾而产生的压力叫做(   ) A.社会张力 B.社会危机 C.社会失范 D.社会失调 15.约45厘米以内的距离称为(   )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 16.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   ) A.0—10人 B.0—20人 C.0—30人 D.0—40人 17.马克思认为,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利益关系 D.阶级关系 18.科层制最大的优点在于(   ) A.组织精干 B.运作过程简单 C.行政管理效率高 D.机构简单 19.第三部门是指(   ) A.私人部门 B.政府部门 C.非营利组织 D.公共部门 20.社会制度的核心是(   ) A.价值标准 B.规范体系 C.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 21.经济制度是(   ) A.生产制度 B.交换制度 C.生存制度 D.市场规范制度 22.社区参与的程度往往显示出一个社区的(   ) A.活力 B.凝聚力 C.控制力 D.民主程度 23.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实行的城市管理体制是(   ) A.城乡二元管理体制 B.社区管理体制  C.科层制 D.单位制 24.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是(   ) A.阶级 B.阶层 C.等级 D.社会分层 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所谓“超工业化”导致的大批蓝领工人向白领工人的转移,这样的社会流动称之为(   ) A.自由流动 B.结构性流动 C.水平流动 D.代际流动 26.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替代,这种偏差行为被称为(   ) A.形式主义 B.退缩主义 C.创新 D.反叛 27.某学校为了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建立奖学金、跳级等激励机制来奖励学生,这一社会控制形式属于(   ) A.积极性控制 B.消极性控制 C.内在控制 D.非制度化控制 28.斗殴问题、酗酒问题、自杀问题、走私问题等属于(   ) A.结构性社会问题 B.制度性社会问题 C.偏差性社会问题 D.自然性社会问题 29.在恐怖主义具有的四个要素中,除了暴力性、不可预测性和象征性外还有(   ) A.极端性 B.政治性 C.颠覆性 D.民族性 30.全球化的起飞阶段是在(   ) A.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 C.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现在  D.20世纪后半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涂尔干不仅为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在大学里获得承认做出巨大贡献,其诸多社会学思想更是深远,如他提出的(     ) A.理解社会学 B.社会行动类型 C.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D.个人与社会 E.功能分析 32.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     ) A.社会以人为主体 B.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生活为基础 C.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D.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E.社会以文化为内涵 33.影响个人社会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 A.家庭 B.学校 C.伙伴群体 D.社区 E.大众传媒 34.社会互动的构成要素包括(     ) A.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 B.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 C.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D.互动主体必须是个人 E.必须是语言的互动 35.邓肯提出的“人文区位结丛”模式中,强调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要素包括 (     ) A.人口 B.权力 C.环境 D.组织 E.技术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定性方法 37.角色 38.文化冲突 39.交换 40.组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初级群体的特征。 42.简述家庭的功能。 43.简述社会现代化的特征。 44.简述科层制的特征。 45.简述社会问题的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联系实际阐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 47.联系我国社会实际阐述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和制约因素。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时间: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在线报名
在线
报名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