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0014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发展经济学中,经济发展是指发展中国家( )A.GDP不断提高的过程B.经济增长的过程C.摆脱贫困落后状态、实现现代化的过程D.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的过程2.当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 )A.完全可以用解释发达国家经济问题的经济学理论方法研究B.根本不能用解释发达国家经济问题的经济学理论方法研究C.与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基本相同D.具有不同于发达国家经济问题的独特性3.根据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A.与储蓄率成反比,与资本—产出比成正比B.与储蓄率成反比,与投资率成正比C.与储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产出比成反比D.与投资率成反比,与资本—产出比成正比4.钱纳里的发展模式把资本积累看成(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非充分亦非必要条件5.新增长理论强调( )A.物质资本积累 B.技术进步是一个外生变量C.规模收益递减 D.技术进步是一个内生变量6.根据现代微观经济学的生育理论,要降低发展中国家的生育率 ,( )A.应该实行严厉的计划生育 B.给妇女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C.降低抚养孩子的成本D.减少对那些多生孩子家庭的社会保障7.人力资本是指( )A.企业雇佣劳动力所支付的工资B.企业雇佣劳动力所支付的工资及培训等相关支出C.劳动者接受教育时自己的支出D.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8.通过对不同国家的教育投资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和比较,发展经济学认为( )A.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资收益率低于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收益率B.在发展中国家,大学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中、小学教育投资收益率C.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D.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社会教育投资收益率都高于私人教育投资收益率9.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认为,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 )A.只是移民对城乡实现收入差距的一种自然反应B.主要是移民对预期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反应C.是由现代城市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决定的D.是现代城市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与移民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双重因素决定的10.国内储蓄包括( )A.国家强制性储蓄和私人储蓄B.国家税收和私人储蓄C.国家税收、企业储蓄和家庭储蓄D.国家强制性储蓄、国家税收、企业储蓄和家庭储蓄11.按照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 )A.家庭消费是其“永久”收入的一个固定部分,而储蓄则来自“暂时”收入B.家庭消费是其“暂时”收入的一个固定部分,而储蓄则来自“永久”收入C.家庭消费和储蓄都是“永久”收入的固定部分D.家庭消费和储蓄都是“暂时”收入的固定部分12.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是因为( )A.政府过度干预B.缺乏政府管制C.市场经济理论自身存在缺陷D.现实的市场达不到理论上的严格条件13.发展中国家税收的特点是( )A.直接税比重比较大 B.间接税比重比较大C.对关税收入的依赖性较弱 D.税收对收入变化的弹性较大14.发展中国家实施金融深化战略,即( )A.规定很低的贷款上限,以保持较低的贷款利率,鼓励投资B.规定很低的存款上限,以保持较低的贷款利率,鼓励投资C.实施某些和措施,适当提高实际利率水平D.保持一定的通货膨胀水平,以增加政府投资15.配第——克拉克法则是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 )A.居民食物支出在其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的规律B.人口增长与食物供给关系变化的规律C.经济成长阶段变化的规律D.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相对比重变化的规律16.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认为( )A.农村劳动力流出,不会降低农业生产率B.从事传统农业劳动的农民对市场价格变化的反应不敏感C.尽管传统农业技术落后,农民贫穷,但资源配置很有效率D.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促使他们尽快转移到城市17.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认为,为了摆脱“贫困恶性循环”,必须采取( )A.极端的平衡增长战略 B.温和的平衡增长战略C.完善的平衡增长战略 D.不平衡增长战略18.某个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效应”可以用( )A.该产业自身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衡量B.与其“前向联系”产业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衡量C.与其“后向联系”产业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衡量D.与其“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产业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衡量19.当某个发展中国家的储蓄较少而投资较多时,若想以调节对外贸易的方式来实现国民经济的供求平衡,就应该( )A.保持进口不变而增加出口,使对外贸易呈顺差状态B.保持出口不变而减少进口,使对外贸易呈顺差状态C.调节出口和进口,保持对外贸易平衡D.增加进口或减少出口,使对外贸易呈逆差状态2O.假设某个发展中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为0.25,边际进口倾向为0.15,则当该国出口值 ( )A.增加10亿时,该国国民收入增加4亿B.增加10亿时,该国国民收入增加25亿C.为10亿时,该国国民收入增加4亿D.为10亿时,该国国民收入增加25亿21.古典学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新古典的要素禀赋理论的共同特征( )A.都是以各国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为基础B.都以各国生产要素供给的不同状况为前提C.都假定各国生产技术是变化的D.都假定生产要素只能在国内流动,不能在国际间流动22.某种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是100元,而在某国的销售价格是110元。假定生产该产品时劳动力的附加值是20元,其他投入品(进口免税)的总价值是80元,则( )A.名义保护率为20%,有效保护率为50%。B.名义保护率为10%,有效保护率为50%C.名义保护率为50%,有效保护率为10%D.名义保护率为50%,有效保护率为20%23.亚洲金融危机最重要的教训是( )A.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运行机制不能与发达国家接轨B.发展中国家政府对金融干预过多C.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步伐超过本国金融发展阶段D.发展中国家不良贷款严重24.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和斯特劳特的“两缺口模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A.存在着国内资源不足问题,应该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部资源B.政府没有必要调整经济结构C.外债负担过重会对经济产生消极影响D.政府干预没有必要25.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为( )A.参与国际分工协作,提高经济效率B.改善二元经济结构C.促进收入公平分配D.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发展经济学在其发展早期(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特别强调( )A.资本稀缺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B.运用市场机制推动经济发展C.实现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D.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E.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7.刘易斯模型假设( )A.发展中国家由传统农村经济部门和现代城市工业部门组成B.农村部门人口众多,存在剩余劳动力,仅能维持生计C.工业部门以略高于维持农村生计的工资水平,可以雇佣到无限数量的劳动力D.城市工业部门不存在失业E.城市工业部门存在失业28.在钱纳里的发展模式变换理论中,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 )A.发展中国家从农业生产向工业生产的转变B.发展中国家政府从单纯重视经济增长向强调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C.消费者需求从重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消费向要求多样化的制造业产品和劳务消费的方向转变D.生产者从简单注重产量向追求利润最大化方向转变E.国民经济体系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29.就描述一个国家收入分配平等状况而言( )A.洛伦兹曲线越弯曲,表明收入分配越不平等B.洛伦兹曲线越弯曲,表明收入分配越平等C.吉尼系数越大,表明收入分配越不平等D.吉尼系数越大,表明收入分配越平等E.恩格尔系数越大,表明收入分配越不平等30.通过发展国内产业生产部分工业品,以“替代”原来需要进口的工业品,这种“进口替代”战略( )A.是提升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B.是占领国际市场的重要战略C.是一种“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D.要以丰富资源为基础E.对技术和资本要求较高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功能分配32.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33.不平衡增长34.国家创新体系35.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新增长理论与传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相比有何显著特点?37.简述发展中国家促进教育发展的战略与政策。38.熊彼特是如何解释创新活动的?39.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40.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具有哪些贡献?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如何理解经济发展的含义?42.试述托达罗乡—城人口迁移模型及其在发展中国家解决就业问题上的政策含义。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