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考课程的试卷遵循一个原则,以山东自考教材大纲为主,参考辅导资料为辅。但教材知识点众多,考生复习起来难免吃力,而山东自考复习资料一般把知识点已经总结好,学习起来也更方便快捷,下文是山东自考网整理的2022年10月山东自考01183电视文艺编导章节复习资料4,供各位考生参考。
2022年10月山东自考01183电视文艺编导章节复习资料4
第七章电视文艺专题
第一节专题的概念
专题的广义概念:一切为某一主题创作的节目都可称为专题,内容形式为主题表达服务,于是其构架往往是“夹叙夹议”的。
专题片与纪录片的界限、异同
1专题片更注重围绕主题表达或表达一定的思想性,而纪录片更注重尊重史实;
2专题片可以颠倒时空发展顺序,挑选有利于表达主题的事件,把事实当作创作素材,而记录片应尽力遵循客观时空发展顺序,忠实展现事实本身;
3专题片的结构是史实与观点交融,而纪录片是以史实说话,即使有观点,也要寓于史实中,声音多采用同期声。
作为专题文艺,一般呈现出三种形态:
一是以文艺为题材的推介、评介艺术人物或作品或事件的节目,如在早期的《文化生活》中就常见一些文化人物的专访、文化现象的反映等等。由于被反映对象的艺术特质,节目编导在结构、声画结合等方面往往精心设计,特别强调抒情与纪实的有机结合。这样的节目会经常采用谈话的形式。
二是因某个主题将文艺与纪实手法结合,或较多运用文艺样式抒发情感、纪实与文艺形成夹叙夹议的关系的节目,如以刘郎的《西藏的***》为代表的一批作品.
三是文艺作品的电视化处理——将文艺作品创造为与电视手段相适应的形态,或进行文艺本体的“电视化”深入探索。如诗、音乐、舞蹈等文艺样式的“电视化”的作品。如早期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墨舞》、《杨丽萍的舞蹈艺术》,后来的音乐电视、散文电视等。
文艺专题的成长
1966年4月,陈汉元编导的《收租院》将泥塑作品展现在电视中,配以文采激扬的解说词,使该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70年代的一些电视风光片、文化历史片中,如湖南台的《瑶山行》、云南台的《欢乐的傣乡》、中央台的《黎乡风情》、《泰山》、《梵净山》等,其新闻纪实或资讯的属性并不重要,更多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随着电视表达手段的发展和成熟以及文艺本体的发展促使电视编导“电视思维”的形成,文艺专题在80年代得到较大发展。
在电视文学节目方面反映了文学创作传统对电视创作的深刻影响。
电视文艺专题中电视音乐片数量很大,有的被称之为“交响音画”、“音诗画”。
专题片与栏目化
随着栏目化的深入,“专题”的主题与形态元素在栏目中普遍得到体现,而且较短的节目更容易放入栏目中,节目逐步在篇幅上受到很大局限,导致纯粹的电视文艺专题的创作受到很大影响。与栏目化的播出方式相适应,也曾因为“MTV”,“TV”成为诸多艺术形态电视化处理的代名词,文艺专题片逐步演变细化为音乐电视(MTV)、文学电视(散文TV、诗歌TV)、曲艺电视(相声TV)、舞蹈电视(舞蹈TV)等新的名称和样式,篇幅短小的音乐电视最先凸现出来。
第二节音乐电视的日渐成熟及巨大影响力
早期音乐电视的处理手法:
舞台记录式:即“依靠导演现场对歌曲作品的理解和风格的把握,通过电视镜头在景别、角度、节奏上的变化,使歌曲节目取得比现场演出更好的效果。”编导对歌曲进行现场录制,忠实于舞台演出,有强烈的现场效果,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在当时的电视界普遍采用。
画面拼接式:“编导按照预先的总体构思,在歌曲的艺术处理中,分段插入或全部采用与歌曲相关或相离的画面,帮助观众完整地实现歌曲欣赏这一艺术过程。所谓相关或相离者,又可称之为‘对位’组接或‘错位’组接。这种拍摄可能是内景,也可能是外景的。”
情节化处理形式:这种方式显然是受到电影的影响,它指编导“按照歌曲所表达故事脉络或意境,进行情节化构思、处理,使观众从情节矛盾的冲突发展中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欣赏,从而完成娱乐和审美的功能。”
舞蹈化处理式:为歌曲伴舞,有两种方式:一种更注意烘托气氛,创造视觉效果;另一种是舞蹈的编创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创造,歌与舞相辅相成,既烘托气氛又升化主题。
电视特技处理式:指对电视歌曲进行后期的特技“包装”处理,或在创作构思时就考虑特技制作效果,先期拍摄的内容是后期特技处理的素材。
中国音乐电视的发展基础
早期音乐的电视化探索:北京电视台的编导马戎早在1986年就创作了汇集郭峰作品的电视文艺专题《让世界充满爱》,但因当时处于不宣传个人的氛围而未得到普遍认可。
影视作品中歌舞片:胶片时代就有大量歌舞片,有的是对文艺节目表演的记录,有的是歌舞与故事结合,尤其是还有一些故事片中的插曲,往往用于人物抒情,或调剂整体节奏,内容经常可以相对脱离原片故事情节、相对抽象,有时是该片典型画面的聚合或优美场景的展现,而且都是外景拍摄。
音乐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基础:在电视文艺繁荣的初期,各电视台都举办了许多文艺类竞赛的节目,而其中中央电视台1984年开始的两年一届的《全国电视歌手大奖赛》是最典型的代表。大赛中不仅推出了许多新人新作(参加比赛的大都是新歌手,而且参赛歌手自选的作品中必须有一首新歌),还为繁荣歌曲创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境外电视节目影响: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一些境外电视节目逐步对内地有了较大影响,在音乐电视方面主要有类似MTV频道的节目以及来自港台的一些流行音乐节目。
栏目化的音乐电视节目
另一个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节目是1993年5月1日正式开播的《东方时空》大型杂志性栏目中的《东方时空金曲榜》板块。
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办了《中国音乐电视》栏目。开始时每两周在第二套节目中播出一次,后应观众要求在1-4套,每周播出一次,每期30分钟。
中国音乐电视的商业运作
在艺术发展市场化的机制中,音乐电视无疑成为一种商业包装和推广手段,这也正是音像公司、音乐制作人的创作目标,所以许多拍摄成影像的音乐作品往往是音乐专辑中的主打作品。
第八章电视戏曲节目
第一节电视戏曲节目的形成与类型
我国电视戏曲的历史几乎与我国的电视事业一样长。早期的电视戏曲形式简单,以直播、录播戏曲舞台表演为主。这个时期是原生态电视戏曲。
梅兰芳为国庆十年排的大戏《穆桂英挂帅》
新生态戏曲:电视戏曲栏目、电视戏曲专题片、戏曲电视剧、电视戏曲综艺节目
第二节:各类电视戏曲节目的现状
电视戏曲栏目具有杂志性节目的共性,每个栏目由特点的名称、标志和内容范围,在表象形式上也各自讲究一定的特色和格调,播出时间长度和周期是固定的。
1996年1月1日,落实***的“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开办了“戏曲·音乐”频道。
201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进一步推进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开设了戏曲频道。
电视戏曲栏目:
戏曲节目被电视化的形态:原生态、栏目化、新新型。
电视戏曲专题:
三种类型:知识报道型、文化思考型、赏析型。
大型戏曲专题片的出现,标志戏曲专题创作朝着成熟繁荣的方向近了一步。
戏曲电视剧:
1979年,浙江电视台首开风气,将越剧现代戏《桃子***》改编为戏曲电视剧。
上海电视局用舞台置景的形式,录制了越剧电视剧《祥林嫂》
上海电视台分镜头录制《孟丽君》
1985年,举办首届戏曲电视剧“鹰象奖”上海评奖活动,共12届。
电视戏曲综艺:
戏曲MTV,戏歌、戏曲小品、戏曲歌舞、晚会杂交型戏曲电视节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山东自考网还为各位考生提供【山东自考真题】【山东自考复习资料】,有需要的考生也可点击查看。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2年山东自考《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6年模拟题(1)
05-062022年山东自考“企业档案管理”笔记(第一章)
05-092022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考试重点(5)
04-162022年10月山东自考水产繁殖育苗技术论述题专项复习八
09-232023年4月山东自考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学习笔记之中断的基本知识
12-062022年10月山东自考中国现代散文史资料九
10-182022年山东自考03035有机化学(四)复习资料
07-2106版2022年山东自考《数据库及其应用》笔记(9)
04-252022年10月山东自考05680婚姻家庭法考前复习资料5
08-102023年4月山东自考工程心理学串讲八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