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模拟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自考模拟题二【2021年4月】

时间:2021-01-25 14:54:06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14.发散的新颖成分、罕见程度是指发散性思维的( )

A.稳定性 B.独创性

C.变通性 D.独立性

15.教师提问:”比较......对照......哪个最好......“,这种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策略提问是( )

A.认知记忆策略 B.评价思维策略

C.发散思维策略 D.集中思维策略

16.主张把游戏作为心理分析治疗的手段,异常行为和心理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往往是由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快感或儿童早期的创伤性体验所引起的。这一游戏治疗理论属于( )

A.精神分析学派 B.人本主义学派

C.行为主义学派 D.认知行为学派

17.治疗者带儿童进入游戏治疗室后,错误的做法是( )

A.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 B.允许儿童按照自己的方式游戏

C.迅速让孩子与家长分开 D.绝对不让儿童感到丝毫的强迫和不愿意

18.游戏治疗与游戏在儿童参与动机上的区别在于( )

A.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B.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

C.前者追求释放问题和放松,后者追求快乐和娱乐

D.前者追求快乐和娱乐,后者追求释放问题和放松

19.下列属于多重刺激法的是( )

A.傅娜的VAKT教学法 B.美国赫拉母的综合沟通法

C.日本的绘画日记法 D.全面交流法

20.贝克总结了认知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歪曲的几种形式,其中,仅仅根据个别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便对整个事件做出结论,这是( )

A.任意推断 B.选择性概括

C.夸大 D.过度引申

21.在实施强化的过程中,看电影、看画册、过生日、郊游等属于( )

A.拥有性强化物 B.操作性强化物

C.社会性强化物 D.活动性强化物

22.规定幼儿在一活动中不大声说话,就可奖励小红花。这种行为矫正的方法属于( )

A.间歇强化 B.消退

C.区别强化 D.正强化

23.从强化一个与最后新行为稍微接近且出现率比零次出现率稍高的反应入手,连续强化最接近新行为的反应并消除前一个较接近这个行为的反应,从而建立起这个新行为的过程。这种行为矫正方法是( )

A.正强化 B.间歇强化

C.行为塑造法 D.代币制

24.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结果,使观察者增进社会可接受的行为。这是模仿和示范作用中的( )

A.获得效果 B.解除抑制效果

C.抑制效果 D.促进效果

25.下列各项对代币制的描述有误的是( )

A.代币制程序执行初期,使用一些可以发放和消费很快的强化物,效果很好

B.代币制能使强化作用更加有效

C.代币制换取支持强化物的次数在开始时应少一些,然后逐渐增加

D.当幼儿目标行为反应达到期望满意程度后,应帮助幼儿脱离代币制

26.能够使特殊儿童在正常的大教育环境中生活,接触丰富的信息,获得更多的与同龄正常儿童一起活动的机会,同时又可以得到以班级为单位而进行的特殊教育。这种学前儿童一体化教育的安置形态是( )

A.随班就读与个别帮助相结合的安置形态

B.设立中心的安置形态

C.对口活动的安置形态

D.混合式的安置形态

27.在学前儿童一体化教育目标分类中,按照儿童的发展,可以把教育目标分为( )

A.集体活动目标、特殊帮助小组目标和个别教学目标

B.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C.总目标和分目标

D.一般发展目标和个别发展目标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时间: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在线报名
在线
报名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