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02008692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自考网>自考论文 > 正文
自考攻略

山东自考论文范文《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探讨》

时间:2021-06-02 10:31:37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山东自考论文范文-《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探讨》
 
【摘 要】当前,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已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小学音乐课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如何呢?为了探索这一问题,本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本人所教小学音乐学科实际入手探讨,分析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提出小学音乐教育中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策略,为优化小学音乐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音乐教学;小学生;心理健康
 
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1.认知方面的特点
 
  小学生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客观事物的能力。即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小学生认知心理受其年龄特征影响兼备稳定性与可变性、年龄阶段的共同性和个体差异性的特点。
 
  2.小学生个性特点
 
  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自我评价逐渐有自己独立见解的能力,对于自己的缺点很难看见,侧重评价自己的优点。处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表现出明显要求摆脱父母及老师的控制的想法,但总体上还是缺乏果断性。其次,情绪控制力增强,从幼儿初期喜、怒、哀、乐全表现在脸上,随年龄的增长发展到自控能力逐渐形成的阶段。
 
  另外,小学生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与同学伙伴的关系、学习成绩的优劣、都会影响到小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教学中不同学生反映不一样的欣赏个性:有的小学生在欣赏音乐时,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根据某种情景、事件、人物去进行联想、想象;而有的学生欣赏音乐时,比较在意情绪的感受如作品是愉悦、悲哀、愤怒、还是忧伤,情绪的体验是其欣赏的起点;而对于音乐表现形式与音乐技巧则是另外一部分小学生欣赏评判作品的标准。
 
  3.小学生的意志特点
 
  意志是在实现预定母的时对自己克服困难的活动量和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意志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能够保证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内外困难,完成学习任务。在面对音乐学习困难时,小学生会选择自己是否感兴趣的内容,而决定克服困难的意志努力程度。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音乐内容,虽然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他们会付出努力,而不感兴趣的内容,则会表现的退缩,意志力不坚定。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对待困难的意志是不一样的,年龄越低克服困难的决心越小,高年级的学生意志品质逐渐加强,会约束自己,遵守纪律,完成任务。随着高年级的学生意志力的加强,同时发展了学习的自觉性,会克服各种学习困难,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争取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小学音乐教育中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策略
 
  1.在音乐实践中发展个性、增强自信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的形成发展和提高与活动是紧密联系的,并且在活动中方能表现出来。小学生对课外活动都非常乐于参加,而在”荣誉“面前,又都具有好胜心理,根据这一特点,经常开展班际、级际的各类音乐比赛活动,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参与意识,提高音乐活动水平。例如:学校艺术节活动中的唱歌比赛、小品比赛、器乐比赛及各类综合艺技能力比赛,选手们根据个人特长爱好,通过自我报名参与,师生联合评奖,优秀者公开在校际表演等形式,充分发展学生的艺术个性特长,满足其荣誉感。此外还可结合中心任务,参与校内校外的各类活动,组队进行汇报演出。通过活动,克服学生紧张、怯场、自卑的心理状态,在活动中信心建树、排除杂念,全情投入和充分表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并在实践中提高综合音乐素质。
 
  2.在器乐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协作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教会学生人与人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当前学校必须完成的一门重要课程,而要想完成好这门课程,必须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制造一些载体,开展一些活动,使学生在长期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得到锻炼,受到教育。为此,在音乐教学中,借助器乐进课堂这一教学载体,有意识的开展器乐演奏训练,在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协作精神。
 
  那么如何在器乐合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呢?民乐队的训练、演出,校园年级器乐比赛及课堂上多声部、多种乐器的演奏教学、指导,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手段之一。例如:乐器齐奏时要求学生心灵相通,节奏统一,动作,指法整齐,这样才会奏出悦耳的乐曲。通过教学使他们意识到”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能掀起惊涛骇浪,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之中,才能真正体现个人的才华。
 
  同时,器乐训练有利于培养耐心,锻炼学生坚强的毅力。器乐学习,不但要求音高、节奏等方面的正确无误,对乐谱上所标的各种符号术语准确体现;更要在音乐风格及感情、意境等方面表达细致,丝丝入扣。而这些要求,必须依靠细心、耐心去实现。另外,为了达到艺术表现的要求目标,需要不断克服演奏技巧上的种种困难,战胜生理上的疲乏和心理上的烦躁,使毅力得到锻炼和培养。而坚强的毅力,是人们成就一切大小事业都必备的基本品质。
 
  其次,器乐训练时,老师应经常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些情境。例如:让学生欣赏名家演奏的录音及影像,激发其成就感。让学生观看学校民乐队精彩的表演,并让队员现身说教,使学生真正体会”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含义,懂得只有刻苦训练,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汗水,才能奏出美妙的乐章,摘取丰硕的果实。反之,本应成大器的苗子,也会由于缺乏坚强的毅力而难于成才。
 
  总之,音乐教学中教师创设各类具体生动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内心共鸣,使学生对音乐有更深切的感受,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合理安排情境。
 
三、结论
 
  总之,对于小学音乐学科来讲,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笔者认为,只要教师能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入手,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心理都能得到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谢月琴.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11.33
 
  [2]姚平茹.浅谈小学音乐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5
 
  [3]王宜国.小学音乐教育中应把握儿童的心理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3.02
 
以上内容仅是给考生们做一个参考,为考生写论文提供灵感思路哦。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考生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时间:10月21-26日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学习群
微信
学习群
在线报名
在线
报名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